|
廣東潮州增城群體事件現場 |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美國《僑報》6月19日載文《增城事件凸顯中國社會融合難題》,摘要如下:
進入6月,廣東潮州市潮安縣古巷鎮與廣州市增城市新塘鎮接連發生群體性事件,儘管目前事件已逐漸平息,但仍引起海內外輿論的關注。
據悉,這兩起事件的起因相似,都是四川打工人員同當地人員發生糾紛(一個是因為年輕的務工夫婦在超市門口擺攤,與當地村治保會工作人員“發生爭執”;一個是農民工因討薪被砍傷,其同鄉為此圍攻打砸派出所),結果事件迅速擴大,形成大規模群體事件,出現外來人員毆打當地人、當地人毆打不會講本地話的外地人,甚至砸搶燒的情況。其背後凸顯出的外來人與本地人的地域性對立問題應引起中國當局的警惕與重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成了一股蓬勃的人口流動巨潮,從農村到城市、從欠發達地區到發達地區,為中國經濟注入了無限活力。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人口的流動性在10年間增加了80%,流動人口超過2.2億人,外出工作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個常態。
然而,當來自五湖四海、口音南腔北調的人們打破一座城市原有的平靜時,人們難免會因城鄉異俗、觀念有別產生衝突與矛盾,無形中造成了當地人與外來人的差異,甚至對立。由於人口流動都是由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流動,當地人一般都是物質基礎比較優越、身份地位比較高、語言文化占主導地位的群體,而外來人則大多生活在社會底層,處於弱勢,他們活在貧富差距加大、社會分配不合理、物價上漲的生存壓力之中,活在社會歧視的白眼之中,更活在難以逾越的戶籍制度門檻、就業壁壘、子女上學困難等障礙下,被“社會排斥”的暗流推向城市生活的邊緣。因此,在地域鴻溝的背後,還隱藏著階層的鴻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