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春
|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東方早報刊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春的文章指出,無論是最近的還是歷史上的南海爭端,越南都發揮著非常負面的影響,充當著“帶頭大哥”的角色。人們不禁要問,越南意欲何為?其深層次動機是什麼?
如果站在越南人的角度上思考,可能會得出一些不同的看法。無論是歷史上的中越朝貢關係,還是越南戰爭時期中國提供的大量無私援助,都激起了越南部分人的狹隘民族主義情緒,即必須消除面對中國時的“卑微心理”。這首先導致了越南戰爭後的中越關係破裂,直到國家幾近破產時,越南才不得不住手。經過20餘年“休整”,越南似乎又有了再次嘗試的力氣。因此,目前的南海爭端,更多折射出越南調整越中關係的嘗試。這種嘗試可能是長期的,而且可能不僅限於南海地區。
首先,越南挑起最新一輪南海爭端,事實上是越共內部的越中關係“懷疑派”占主導的體現。
一方面,在20世紀90年代越中關係好轉之後,越共內部一直存在對發展越中關係持強烈懷疑態度的聲音,不過更多被發展經濟的“革新派”所壓倒。另一方面,儘管越南的革新開放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在效仿中國,但由於經濟規模小,因此進展更為快速。進入21世紀後,越南發現其革新開放的步伐事實已趕上了中國,已經不再有中國經驗可以模仿。這樣,“懷疑派”的聲音逐漸高漲,這可從越共九大至十一大時期的領導層調整中看出。儘管與來自南部的領導人相比,越共現任總書記阮富仲並不算越中關係“懷疑派”的領軍人物,但他對越中關係的“懷疑”仍遠強於農德孟等傳統北部地區領導人,這是他2001年最終敗給農德孟的重要原因之一。去年,越南利用其東盟輪值主席國身份挑起南海爭端,部分是“懷疑派”在換屆前的一次試水。今年,“懷疑派”勝出,利用南海爭端調整越中關係的嘗試可能會延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