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為人父母隨口說出的責罵說話,可嚴重傷害子女的自我形象及自信心。有關注兒童的團體調查發現,受訪家長每十人就有三人,每個星期責罵子女超過五次,近乎“每日一罵”。同時,家長的責罵說話中,逾半涉及踐踏子女能力,“你好智障呀”、“點解我會生咗你呢個低B仔”等,甚至“正契弟”及“死仆X,抵死”等不堪入耳的粗言穢語亦說出口。團體建議家長應該多說鼓勵及正面說話,並且每日抽20分鐘與子女溝通。
成報報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今年4至5月進行“親子情緒虐待調查”,以問卷訪問了438位育有6至15歲子女的家長,以及503位小五至中三學生,以了解香港家長對情緒虐待行為的認識,以及他們的親子互動方式。結果有超過33%的受訪家長承認,自己每周責罵子女超過五次,然而受訪學生中,不及一成、9%認為父母每周稱讚自己多於五次,基金會指情況反映香港家長對子女“彈多讚少”。
切忌“一時火遮眼”
同時,不少受訪家長對子女作了可能引發“情緒虐待”行為後,仍覺無傷大雅。逾四成半家長指,“輕微體罰”可以接受,另外逾三成父母認為“開玩笑時以子女弱點做話題”、“當子女犯錯時,大聲責罵子女”亦屬可以接受。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推廣及公共關係經理陳潔姿指出,家長責罵子女時不自覺地衝口而出的說話,很多時令子女自我形象受損。逾七成受訪學生指,平均每月會被家長大聲責罵一次或以上,另外六成半亦指,家長平均每月至少一次將自己與其他人的子女作比較。有近半學生指,曾遭家長以粗言穢語或帶侮辱性的字眼訓示;據學生反映,家長曾說過最傷害他們的說話,較普遍的有:“生嚿叉燒好過生你”、“我送你去孤兒院算啦”,但亦有近乎人身攻擊的“白癡,弱智”、“醒過隻狗,蠢過隻豬”及“你做人失敗”等說話。
須保持友善溝通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總幹事陳文端提醒,家長不要輕視說話的分量,一些看似無傷大雅的言語,倘持續或長期發生,很可能演變成情緒虐待,家長切忌“一時火遮眼”,向子女說出具傷害性的說話,令親子間萌生芥蒂,“兒童遭受虐待,特別是情緒虐待,多發生於家中,加上情緒虐待是‘無形’的,所以更加難以被發現”。
基金會建議,家長每日應撥出最少20分鐘時間,保持友善態度與子女溝通,並多向子女說鼓勵性說話,避免作出令子女受到情緒虐待的言行。
此外,政府應盡快推行全港性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調查,並與慈善團體和志願組織合作,推行相關的教育和宣傳工作,提升社區對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及精神健康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