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經濟相關專題成為所有主題中數量最多的。(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7月10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7日載文《從“中南海課表”看中共執政認知之變遷》,摘要如下:
從2002年12月26日,中共高層首次集體學習憲法起,中國政治中逐漸形成一種獨特景觀——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現象。“十六大”以來,中南海連續10年74次的集體學習,已衍生為一個展現和管窺中國當代政治史的天窗。
在這份“中南海課表”中,隱約勾勒出了中共思考和施政重心的大致曲線。決定當今中國社會價值權威性分配的最高決策群體的集體學習,不僅是一種執政風格的創新,更是演繹了一種執政認知的變遷。
中共執政的合法性認知
首先是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認知。在這份課程表裡,近一半是經濟議題。這與學界流行的一種說法相吻合:中國共產黨合法性的一個主要來源是其在經濟管理上的表現,尤其在西方的經濟危機之後,這一特征更為明顯。
然而哈佛大學政府系教授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卻認為,共產黨合法性建立在“歷史”因素或政治文化上。中國的經濟即使不好,中國人還會支持它;大部分中國人認為,中國共產黨或中國革命是了不起的貢獻,它把尊嚴還給中國人民和這個國家,認為革命有合法性,革命拯救了中國。
中國的共產主義包含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提倡回歸儒家式美德與道德價值,已經成為中共領導人復興黨的最重要方法。這在中南海集體學習的內容裡表現得尤為突出。在2003年至2011年間,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黨建問題的集體學習達到十次之多,十分注重黨的修養和先進性建設的學習。對中國共產黨而言,為了繼續證明其執政權力的合法性,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求助於傳統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