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危機再次將中美推向正面對弈的格局。 |
中評社北京7月13日電/文匯報文章指出,面對美國與區內鄰國咄咄逼人的態勢,中國一方面要展現不畏霸權壓力,不懼戰爭和不屈不撓的血性;另一方面,也要以積極協商的政治策略和機制,力圖將戰爭的風險化解。這是目前應對南海危局,中國政治家們所面臨的挑戰和考驗。
南海危機再次將中美推向正面對弈的格局。然而歷史證明,在應對危機的思維判斷、策略觸點和處理方式中,政治家、政客與職業軍人的傳統考量卻是不盡相同的。
政治家通常具有歷史的洞察與深邃,及著眼於宏觀、應對全局的智慧,他們的判斷與決策往往是冷靜的、審慎的和注重雙贏的。例如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和尼克松。前者以新政和贏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拯救了美國的蕭條經濟,並最終奠定了結束二次大戰,而開啟冷戰的戰略均勢的格局;後者則富有預見性地推動了與東方未來強國—中國的建交活動。
美國政客操弄南海爭端
政客往往是虛偽、冷酷和短視的,他們屬於短期政治利益驅動型的狂熱動物。他們的著眼點通常是一些淺薄的政治聲望,為拉選票,煽動民粹,嘩眾取寵。就如同美國現任國務卿希拉里,唯恐天下不亂,說一套做一套(在中美戰略對話時說什麼“戰略互惠,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背後卻鼓搗“中國威脅論”,極盡挑釁之能事),總愛在一些敏感的地點、時間和問題上,挑釁中國人民的主權利益,如東海問題、南海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