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近日,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社科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聯合發布《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1)》藍皮書。該藍皮書認為,中國已成為世界新媒體用戶第一大國,網絡輿論在近七成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動政府解決問題的正面積極作用,且已經成為中國社會中的一股重要的“主流”積極力量。
新華每日電訊報道稱,按照傳播學者諾依曼的理論,輿論是我們的社會皮膚——它不僅是個人感知社會“意見氣候”變化、調整自己環境適應行為的皮膚,又在維護社會整合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防止由於意見過度分裂而引起社會危機。隨著網絡時代向縱深發展,尤其當微博成為公眾表情達意的新通道之後,中國社會的輿論格局已經出現了一些新形勢和新變化。
最突出變化體現在,微博時代的傳播生態中,信息的生產、傳播和反饋機制漸趨多元,人人手中都有一個“麥克風”。當一個社會熱點在微博江湖中風生水起之時,如果傳統媒體和事件相關各方仍和以往一樣“失明”、“失語”,甚至仍然堅持一種“捂蓋子”的習慣做法,很容易陷入被動,錯失轉危為機的良機。對於媒體來說,漠視網絡輿論會增加自我邊緣化的風險;對於地方政府來說,若不能適應微博時代的傳播新語境,輕則會因為Out(過時)而損害形象,重則有可能因公信力流失而“貧血”。
我們不否認,網絡傳播的低門檻確實可能導致一些混亂出現,比如謠言的傳播和大量負面情緒的發洩,這些都為社會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但是,理性地看,社會不能只有一種聲音。各種利益群體通過合法的途徑進行正常的利益博弈,表達合理的利益訴求,首先應該持肯定態度而不是稍有不適便對網絡輿論進行打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