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問題近期升溫與2009年底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要求各國提交劃界主張有一定關係。在海洋領域已存在若干國際法、聯合國下屬組織及國際司法機關。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除聯合國憲章外締約國最多的國際公約,其凝聚著數代國際各國政治家和法律人士對海洋問題的理解與共識。中國也是該公約締約國之一,但明確表示不接受對海洋劃界的國際司法或仲裁管轄。在類似海洋糾紛中,中國長期堅持雙邊談判,拒絕任何多邊化或國際化。這些舉動被另一邊當事國宣傳為“拖延戰術”或“恃強淩弱”,使中國在國際輿論上顯得被動。在國際責任方面,美介入南海問題的重要由頭就是通航安全問題。南海通航安全不僅是美日等國利益所在,也符合中國利益。在已成為區域第一大國後,中國是否該考慮承擔部分國際責任,將為國際輿論如何看待中國崛起傳遞重要信息。
第三重考驗在於如何與美在東南亞共處,進行良性戰略競爭。
二戰後,美已在東南亞經營多年,通過協約與泰國、菲律賓和大洋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兩國建立安全同盟。奧巴馬上台後,美又與印度等國建立特殊夥伴關係,擴展其在亞洲盟友夥伴維度。南海也是美艦隊從太平洋向波斯灣調動的重要通道,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美國不僅是東南亞各國制衡中國的重要工具,也為地區提供航道安全和人道主義救援等公共服務。因此,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不可能避開美國,東南亞各國短期內也不會棄美選中。一方面,美不希望南海糾紛升級使其迫於國內政治壓力介入干預,從而惡化對其經濟復甦更為重要的中美關係。另一方面,美也不希望任由中國繼續在該地區擴張勢力,掌握該地區安全領域主導權,尤其是在該地區經濟上已高度棄美抱中的情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