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希拉里對華施展“後院”外交 意欲何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9 08:09:44  


7月2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香港會見來訪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
  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英國《金融時報》7月29日載文《希拉里對華施展“後院”外交》,摘要如下: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本周跨越香港和深圳的邊境,與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會晤。人們對此的解讀可能過多。但這位美國國務卿通過“後門”進入這個全球第二重要的國家,似乎具有某種象徵意義。

  美國正尋求在亞太地區重建更為強大的影響力,這一地區在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主政時期遭到相對忽視。美國希望該地區的貿易和外交關係符合國際準則(愛挖苦的人可能會說是美國準則)。但時代已變。該地區事務在越來越大程度上正按照中國的條件開展。例如,希拉里去年在越南的一次亞洲安全會議上表示,美國樂於在中國及其南海鄰國之間的爭議中擔任調停角色,對此中國政府作出憤怒反彈。儘管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外交和經濟方面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美國無法像以前那樣直截了當地維護其利益。

  美國的戰略是,在不惹惱中國的情況下悄悄返回亞太地區的核心。這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在希拉里戰戰兢兢地踏上中國內地之前,她本周在香港的一篇演講暴露了美國這一微妙的政策目標。題為“亞太繁榮的原則”(Principles for Prosperity in the Asia-Pacific)的這篇演講,巧妙地避免提及中國,即使字裡行間說的都是中國。出於對北京方面的尊重,她甚至在談及香港時都用詞謹慎,避免提及香港在走向更真正民主過程中受挫的進展。

  這篇演講的很多內容都聚焦於貿易政策。她表示,經濟是“我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點”,但潛台詞中有不少更具戰略性的主題。二戰後,美國對亞洲安全和貿易做出堅定承諾,“保障”了亞洲的日趨繁榮。她表示:“我們曾幫助日本和韓國重建,我們曾巡邏於亞洲的海上航道,以保護航行自由,我們曾推動全球航運,還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或許有人認為,她只是在談論過去,但希拉里明確表示,美國有意在未來實行類似的政策。“我們是亞洲的一支常駐力量,不僅是一支外交或軍事力量,還是一支常駐經濟力量,我們會留在這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