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8月1日,廣州市新聞辦公室正式發布《廣州市關於改善中心城區交通狀況的工作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其中包括30條改善中心城區交通狀況的工作措施,標誌著廣州新一輪交通改善之路全面啟動。
工人日報報道,廣州市政府有關部門早在去年9月就組織專家咨詢會,對中心城區如何“治堵”進行了論證。今年1月,治堵方案的討論稿和征集意見稿先後出爐,經過專家研討論證、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等多項程序和反覆修改,治堵方案在上月的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審議通過。
對比3月份出台的徵求意見稿,《措施》不限私家車、不減公務車、不收擁堵費,引發市民熱議,有人將它解讀為“三不”,認為廣州治堵新政“很溫柔”,一些焦點問題被“模糊化”、“籠統化”。
熱議一
限制新增公務車很難?
廣州在今年3月出台的徵求意見稿,將備受公眾關注的“限制公務車”納入其中。然而在新近公布的《措施》中被删得只剩一句:“機關單位公務用車配置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積極採取措施,嚴格規範公務車使用管理”。徵求意見稿中最關鍵的“到2015年,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新增公務用車指標”卻被全部删除。
《措施》對公務車的管理和限制只字未提,引發市民一片熱議。
車主洪先生表示,政府應該為限制機動車使用作出表率。出租車司機麥先生聽說這次方案沒有實施限制公務車數量的政策,他有些失望地說:“誰不是在為城市服務啊?是不是為城市服務的都應該配送專車?”
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認為,緩解交通擁堵,公務車管理是關鍵,根本在於減少公務車數量。
一向關注公車改革的市人大代表盧啟明則認為,治堵方案删掉限制新增公務車措施並不稀奇。“實際上很難操作,就算寫進去了,到頭來可能也是執行不了。”
對於如何實行《措施》中關於“嚴格規範公務車使用管理”的問題,廣州市交委副主任黃少新表示,政府相關部門將積極探索試行如加裝GPS、公務用車公示等措施,進一步加大對公務車的管理力度。
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則認為,運用GPS系統監督,耗費人力物力。“公務車是不是公用,有些是很難分清的。”
有的市民則提出,可以在公車貼上具體單位的標識,方便市民監督舉報更有效。也有市民建議,先強制要求公務車按周一到周日,對應只讓尾號為1到7的車牌上路。然後安排公務員坐地鐵,第一節及最後一節預留給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