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二炮部隊列裝的東風-21C型彈道導彈。 |
第三,文章認為,中國面對的第三類威脅來自於美國。中國與美國的恩怨由來已久。美國在有關中國的亞洲事務中的頻頻插手給中國造成的種種不利局面無疑使中國耿耿於懷。而與中國存在利益與領海糾紛的諸多國家,幾乎全部都是美國的盟國。因此,如果說中國決定建造航母並非針對美國,那無疑是不可能的。但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美兩國在亞洲地區存在諸多利益衝突,但較之美日兩國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時相比卻要緩和得多。因此,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美之間即使發生海上衝突,也絕不會發展到需要航母衝突的全面戰爭。所以,將中國航母的性能直觀地與美國航母進行硬性對比是沒有意義的。
中國航母在應對美國威脅時的意義在於,使美國認識到與中國發生衝突中,美國或許會占到便宜,但是其付出的代價將遠大於其實際獲得的利益,而這也就使美國在選擇是否與中國發生正面衝突時變得越來越謹慎。而這種謹慎即使對中國成為真正的亞洲“統治者”沒有太大助益,但也足以使分布在中國周邊的美國盟國懷疑美國可能的介入能力與決心,從而動搖其對抗中國的決心,而這也正是中國在現階段所希望達到的效果。
既然中國在周邊面對的威脅,以及需要中國早期國產航母所要發揮的作用已經明細,那麼中國未來的早期國產航母將具備怎樣的技術特點呢?美式的航母是否適合現階段的中國呢?中國未來的早期航母與早先世界範圍內已有的各型航母是否會存在某些異同呢?
文章認為,美式航母將是最終的選擇,但對於現階段的中國海軍而言,卻並非最佳的選擇。如果仔細回憶一下美國在二戰後的航母發展歷程會發現,即使相對於其最強敵人---前蘇聯的海軍實力長期處於絕對上風,但美國依然對其航母的整體發展安排的很緊凑。因此,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具備最完整也最悠久航母發展歷程的國家,具備今天的航母硬件與軟件水平是一個必然的結果。而其他國家試圖以相對短得多的時間與投入來獲得與之類似的成果,顯然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儘管有人斷言,如果前蘇聯如果多出10年的壽命,那麼其航母的整體水平不會低於美國。
文章認為,如果說這種說法正確的話,那麼其無疑僅限於硬件領域。其最終在戰時發揮出的整體作戰水平,必然低於同時代甚至較早的美國航母。而對中國而言,發展美式的重型航母顯然是其最終的目標,因為中國逐漸壯大的國際利益決定了中國未來必須具備一支類似今天美國海軍的全球到達海軍,而美式的重型航母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支柱。但就現階段而言,客觀的講,中國雖然在實際建造航母之前,已經通過諸多途徑具備了很多航母的相關技術,但是不僅僅是“瓦良格”號,甚至是早期的多艘國產航母,對中國來說,解決的也僅僅是有與無的問題。而面對這種需要過高的技術水平式沒有絲毫好處的。因此,可以預見,中國早期的國產航母必將是在融合一定西方技術下,由中國自行建造的,帶有濃厚俄式風格的大中型航母。
文章認為,結合上一點所說,中國未來的國產航母必然有別於美式航母,但較之更加接近的俄制航母,中國航母也將具備很多自己的特色。關於俄制航母為什麼選擇了一條“重型載機巡洋艦”的發展道路的,在很多文章中均已提到。而中國在確定將採用類似於俄式航母重武裝的發展思路之後,也必將又有很多自身的特色。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將在艦上裝備艦載反艦彈道導彈。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最大的原因在於,彈道導彈的上艦,將使中國航母更好的解決之前提到的三類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