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 日,北京電視台一檔文藝節目邀請附近一所打工子弟學校的師生前來“星夜”大聯歡。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在節目錄制結束後依然興奮異常。
但是,就在孩子們在北京電視台裡與節目主持人一起載歌載舞的前一天,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的一所打工子弟學校綠園小學,被一把鐵鎖無情地鎖上了。5天之後,位於海淀區東升鄉小營大隊潘莊村北、號稱海淀區最大的打工子弟學校紅星小學被強制拆除。
遭遇厄運的遠遠不止這兩所學校。媒體報道,近段時間以來,北京大興區、海淀區、朝陽區已經相繼關停了一批打工子弟學校。與2006年那次大規模清理打工子弟學校一樣,政府的理由依然很充分,這些學校是“在違法建築內非法辦學”,關停這些學校是為孩子們著想。
學校已經關了,接下來我們討論的問題似乎應該是:這些原來在打工子弟學校就讀的數千名孩子,去哪裡讀書?
一般來說,他們將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回戶籍地接受教育,二是在北京市的公立中小學校借讀。顯然,由於父母都在北京打工,這些孩子很少願意回家去讀書。第二個選擇非常好,但准入門檻之高,令人難以想象。按照現有政策,要進入公立中小學讀書,家長需要提供包括暫住證、居住證明、務工就業證明、戶口所在地鄉鎮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戶口簿在內的多份證明文件。這些證件,我不相信那些在工地上做工的泥水工,在菜場賣菜的菜販,在路邊擺攤的小販能夠拿得出來。更別說,他們要進入公辦中小學讀書,往往還得支付一筆不菲的借讀費(有時候被稱為“自願捐款”)。就算費盡力氣進入公立學校讀書,打工子弟能否融入城裡孩子的生活圈,能否消除因身份歧視而帶來的自卑感,都大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