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北京近期強行關停20餘所打工子弟學校,引發了輿論的軒然大波。在最初這些被關閉的學校贏得了幾乎最廣泛的同情之後,最新一期《南方周末》披露:多數打工子弟學校不僅辦學條件達不到起碼的標準,而且涉嫌利用公眾的同情心斂財,在盈利衝動驅使下,很多時候社會的慈善救助被學校截留,學生無法真正獲益。
南方都市報今日刊登社論稱,因為有了這篇深入的報道,原本單一的打工子弟學校印象變得豐滿而生動。是的,對打工子弟來說,有書可讀肯定不是最差的選項,但在投資者眼裡,這些孩子們乃至學校本身都只是盈利的工具。受教育者被物化的結果就是惡性循環:越是辦學條件惡劣,越是能博得同情,可以獲得更多的社會捐助,於是越不想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當公眾把打工子弟及其投資人想象成弱勢群體和被打壓者的時候,殊不知其中已誕生了創富的奇跡,比如一位辦學者講述辦學的辛酸可以催人淚下,而事實是他回老家辦貴族幼兒園,一次性投資就超過了3000萬元。
一邊是依賴道義資源尋求支持,另一邊是問題纏身,北京關閉打工子弟學校的行動在這裡找到了一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不論是什麼學校,教育都不能交給如報道中所指“完全不把教育當回事的人”去辦。在辦學者與政府部門的輿論戰中,儘管因為政府過於強勢的地位及其使用的霹靂手段,公眾選擇站在前者一邊並非沒有道理,但經過媒體報道的全方位呈現,我們當能發現,在政府政策、投資辦學者、教師和學生這三個群體的博弈中,教師和學生才是真正需要得到權利救濟的弱勢群體。
也許在此之後,打工子弟學校的投資人習慣揮舞的悲情牌不會那麼好使了。但是,我們仍然需要追問:如此不盡如人意的打工子弟學校,它們為何能夠獲得這樣一種近乎畸形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