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6日電/《人民日報》報道,在某電視台的選秀節目中,一位選手身穿粗布土色西服,鬆垮肥大,腳上的臟布鞋破個大洞,頭髮蓬亂,面對評委的提問,緊張又笨拙。你能想象麼?這個穿著邋遢的農民玩的還是現代流行音樂。形象和技藝的落差迅速引起了強烈反響,雖然一時被網絡引為勵志傳奇,卻讓人看了極不舒服:為了追求收視效果,有必要把農民兄弟包裝成這副模樣嗎?
中國的農民最講禮數和面子,平日走個親戚、迎個客人,都要換身乾淨衣服,以示尊重,更何況參加如此重要的演出呢?從網絡流傳的視頻來看,這位農民選手並不是窮得沒有乾淨得體的衣服。顯然,這是節目組有意的安排。它暴露了一些人頭腦中對農村、農民根深蒂固的偏見和無知,在他們那裡,農民是供取笑、抬高收視率的“道具”,是愚昧、落後的代名詞。
相比於繁華的城市,農村可能還不夠現代;相比於時尚的都市人,農民可能還不夠新潮。在現實生活中,尤其在娛樂圈內,農民又往往缺乏話語權,屢屢被社會誤讀。其實,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村的改變十分明顯。農村和農民早已是萬千氣象,今非昔比。
然而,我們的資訊對廣大的農民群體反映得太少、太單薄。在影視作品中,農村題材作品的質量、數量和收視率比不過戰爭片、古裝戲或言情戲。對許多都市人來說,如果沒有農村生活經歷或者農村親戚,對農村、農民的認知也多限於這些有限的資訊。所以,媒體的正確引導至關重要,萬不可為了自己的收視率而“裝神弄鬼”,醜化農民。如果我們帶給觀眾的農民形象總是這樣片面,那便是在思想上人為地加劇了城鄉的二元差異,實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