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在中國近海運營的一個油田發生的漏油事件,已引發人們擔憂在華外企受到歧視,同時也突顯出中國監管部門在污染問題上正變得更加嚴厲。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作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有著雄心勃勃的海上油氣計劃,尤其是在擁有豐富天然氣資源、但在開發條件上具有挑戰性的南中國海。
但是,在北方的渤海發生中國首起公開披露的海上石油鑽井平台漏油事件後,監管部門作出了嚴厲的回應。許多人相信,此舉標誌著中國進入對海上鑽井作業收緊監管的新時代。
過去20年來,外國集團與中海油(Cnooc)一起在開發海上資源方面扮演了一個關鍵角色,在此期間中海油逐漸掌握了相關技術,能夠自主進行海上鑽探。除康菲外,阿納達科(Anadarko)、英國石油(BP)以及赫斯基能源(Husky Energy)都參與了中國的海上油氣勘探。
然而,今夏在康菲和中海油共同擁有、由康菲運營的蓬萊19-3油田發生的漏油事件,卻突顯出在華外企在已成為環保執法焦點的行業(如海上鑽探)開展運營時所面臨的風險。
據康菲估計,從6月4日起,在一系列事故中,共有700桶石油和2500桶鑽井泥漿洩漏進海洋。中國媒體報道稱,海底繼續發現新的滲漏點,有油污滲出。但康菲表示,自6月19日以來,洩漏進海洋的油量不足1桶,多數滲漏點已得到控制。
在漏油事件發生後的幾個月裡,最初等了數周才公佈漏油消息的中國監管部門,逐漸加大了針對康菲的批評,指責該公司“疏忽大意”,並稱他們準備就漏油導致的環境退化提起訴訟。上周,中國監管部門下令蓬萊19-3油田7個鑽井平台全部停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