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鴕鳥式自欺欺人貽誤地溝油問題解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5 14:45:08  


 
  向來堅信“其實我們吃得還不錯”的陳君石先生,這位有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雙重身份的專家,語重心長地教育公眾,“我們還能吃什麼”的擔心毫無必要,因為“我們各個政府主管部門的監管力度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強度”,類似地溝油上餐桌等訛傳源於媒體不求證,溝通不暢以致百姓誤解。 

  文章稱,就在今年8月,另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聲稱,“事實上哪裡都沒有地溝油”,“從科學上來講,地溝油味道很大,如果處理到沒有異味,那麼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所以回到餐桌是不可能的”。他還由此判斷,一些引起熱議的食品安全話題都有杜撰成分。

  來自政府官員和專家的信息,當然足夠權威,足以安撫公眾不寧的心,可惜其效用維持得太短了。當專家們運用其獨具的科學知識信誓旦旦地保證,“用地溝油煉制食用油技術工藝複雜,一般人難以掌握,且煉制費用昂貴、得不償失”時,警方掌握的大量證據充分證明,使用地溝油煉制食用油的工藝流程僅是簡單的物理分離。不知道上述一些官員和專家面對公安部門的案情發布,是搖頭堅持不信呢,還是無奈地表示:這是一個奇跡?

  《人民日報》曾經發表評論,分析政府和專家的公信力為何削弱,本次大案的破獲堪稱提供了形象的論證。觸目驚心的事實告訴我們,面對食品安全形勢的嚴峻,不許如何東平教授這樣深知內幕者說話,甚至有意掩敗為功,都是鴕鳥式的自欺欺人,問題永遠沒法真正消解,它只是悄悄地累積起來,並最終以大潰敗的形式徹底暴露。 

  文章最後表示,國務院決定對地溝油違法犯罪活動進行專項整治,我們相信,相關問題再也沒法用一床錦被遮蓋了,也相信有關方面會借鑒國外成熟的經驗,從嚴控源頭、制訂標準開始,落實各監管部門的責任,使地溝油回到它該去的地方,而不是惡心我們的腸胃損害我們的細胞。另外,回溯地溝油問題的前後起伏過程,從公眾和官員、專家對地溝油威脅的幾乎截然相反的解讀中,也似乎可以看出,兩類群體仿佛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正視這一點,也許才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關鍵。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