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日電/《新京報》報道,許多人肯定不能理解李小棚的做法。這名隨時可能遭清退的代課教師,每月180元工資,卻創辦了陝西藍田縣藍橋鄉惟一的幼兒園,而且還是免費的。我相信,李小棚這麼做,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他多年來四處奔波、艱難辦學的經歷,讓人無法不動容。可是,面對如此高尚的義舉,筆者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這不僅是一個人大戰風車的故事,還暴露了農村學前教育的尷尬現狀。
藍橋鄉下轄19個村,為什麼沒有一家公辦幼兒園?學前教育雖不屬於義務教育,卻同樣具有明顯的社會公益屬性。整個鄉連一家幼兒園都沒有,這無疑是公共服務的缺位。或許正因為得不到政府扶持,為了把幼兒園支撐下去,李小棚不得不利用暑期外出做苦力賺錢。在這種背景下,辦學義舉不免顯得格外悲愴。
有句話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固然體現了應試教育的強化思維,但比這更悲哀的是,許多農村孩子根本找不到屬於自己的起跑線。去年年底,國務院發布相關文件強調,發展學前教育必須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必須堅持政府主導,並提出要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這被視作國家基本普及義務教育後的又一重大教育決策。
李小棚當年還辦過小學,小學被合併後他才成了代課教師。創辦幼兒園時,李小棚篤信,只要等幾年,國家就會來辦幼兒園。但願這次,已經苦撐了幾年的李小棚,很快就能等到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春天。但,這樣的春天究竟多久才能到來,其實誰心里都沒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