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智庫視野中的美台軍售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10-24 00:05:38


 
  其次,信心論。這一解讀認為對台軍售可以提升台灣在當前和未來的兩岸關係談判中的地位,其立論前提是,兩岸總體實力相差懸殊,而兩岸要保持和平發展,需要一個大致相當的力量對比。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的馮德威認為,一個有著像樣的防禦能力的台灣,將會成為一個在政治上更有信心的台灣,更願意與大陸方面謀求在政治上雙方贊同的權宜之計,否則,如果兩岸地位相差太遠,兩岸的政治和談進程就遲遲不能開展。2009年8月,史汀生中心東亞研究室主任容安瀾提出一個特別的觀點,認為中國不必每次一聽到美國對台軍售就“緊張兮兮”。美國向台出售軍備對“中國有利”,因為這將使馬英九可能更有信心地向台灣老百姓展現,他的兩岸政策不但不會犧牲台灣的安全和人民福祉,而且更能贏得台灣民眾的堅定支持。(注2)CSIS的葛來儀也認為,美國向台灣出售新武器是一個重要的心理支撐,台灣需要對台美關係產生信心,因為台灣在不安全且脆弱的情形下,不會願意與大陸談判。毫無疑問,這也是一種完全基本於美國立場和願意的正當性辯護,筆者認為,這種解釋除了完全不能得到大陸方面的諒解之外,同樣難以得到台灣民眾的認同,試想,當台灣後院囤積著大量的各式美制先進武器時,台灣人民會很困惑,他們到底是要支持與大陸和解還是不要支持?

  第三,和平論。這一觀點不像制衡論那樣強調以對台軍售制衡武力統一,而是認為美國從其國家利益出發,需要維持台海和平,防止兩岸發生衝突,對台軍售是保障台海和平的手段。2010年1月12日,華盛頓智庫“尼克松中心”研究員道格.班多在“National Interest”上發表一篇題為“槍炮為和平”(Guns for Peace)長文,(注3)宣稱奧巴馬政府為台海和平應向台灣提供必要武器。他指出,對台出售武器,可能是美國不捲入兩岸衝突的最佳辦法。美國不應被期待為保護民主友好國家而與核子強國開戰,美國應該做的事情是,協助盟邦提高自我防衛力量,讓敵人不敢輕舉妄動。班多很清楚兩岸軍力的對比,即使美國出售F-16C/D戰機給台灣,也無法使台灣在全面戰爭上取勝,因此認為美國應該真的強化台灣軍力,而不是出售一些僅僅具有政治象徵意義的武器,台灣需要的是具有使對岸採取脅迫的代價高於勝利所得的軍力,因為唯有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才能確保台灣問題和平解決。根據班多的解釋,這是一個三方共贏的政策,就華盛頓而言,出售台灣所需武器,是優於美國軍事介入戰爭的選項;就北京而言,雖然不樂見美國售台武器,但軍售方式總比美台結成正式軍事同盟關係更少有威脅性;對於台灣來說,它得到了它想要的,美式武器所代表的美國支持,最後,對三方都有利的結果是——台海和平。不能不說,班多這一觀點與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在東亞的戰爭邊緣政策有暗通之處。

  第四,紅線論。美國智庫學者中還有這樣一種解讀,即認為“中美在售台武器上存在一條‘紅線’”,即只要美國出售給台灣的只是防禦性武器,中美就不致鬧翻。而這條“紅線”,據說就是F16C/D戰機。據英國廣播公司2010年2月1日的報道說,中國每次對美國售台武器問題的反應之所以是適度和有限的,關鍵一點是美國售台武器都屬於防禦範疇,這是中美之間的一條紅線。華盛頓智庫CSIS的學者葛來儀認為,“如果中國反對一些武器的聲音,比反對另外一些武器的聲音更盛,是合乎情理的,中國解放軍更擔心美國售台進攻性武器。如果存在所謂的紅線,那紅線劃在哪,並不清晰。”(注4)葛來儀的判斷沒有錯,“紅線論”對所謂“防禦性”與“攻擊性”的定義是含混不確的,比如由誰來定義防禦性還是攻擊性,防禦與攻擊之間的界線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等等。當F16C/D被定義為攻擊性武器而假設為中方的底線時,升級後的F16A/B就沒有一點攻擊性嗎?“紅線論”的陷阱是,試圖抹去美國對台軍售的政治性質,將其作為一個與立場無涉的軍事技術問題來處理,似乎定義好什麼武器是防禦性的或是攻擊性,就可以在特定範圍內任意出售武器而無損中美關係,這種將軍售問題隔離於中美關係之外,軍售是軍售,政治是政治,相互不干擾不影響的設想,帶有太多的一廂情願的理想色彩。關於這點,葛來儀其實早已明白,正像她所說的,“中國其實是反對所有對台軍售項目的”。

  未來關注:美台軍售與兩岸軍事互信問題

  2008年兩岸關係緩和以來,美國智庫內部有兩種聲音同時要求重新審視美國對華政策的基礎,這兩種聲音代表完全不同的態度,一種是認為美國必須對華更加強硬,要求中國推進軍事透明化,成為負責任的大國;另一種則是認為美國應該“開始與中國以朋友相待”,接受並適應中國崛起的事實。

  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比爾·歐文在2009年11月17日的《金融時報》發表文章,認為《與台灣關係法》並不符合美國最佳利益,如果中國沒有在沿海增加部署導彈,美國可以停止對台軍售。他認為應該審查已經過時的《與台灣關係法》,以便與中國建立坦誠、信任和友好的關係。歐文的觀點是第二種聲音的代表,但一經提出立即受到了猛烈的攻擊,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卜大年指出,歐文的提議在美國未得到任何迴響、是一種非常孤立的聲音,他還表示,比爾.歐文因為在中國有經濟與商業利益,所以會提出這樣的建議。(注5)卜大年認為《與台灣關係法》堅定不可動搖的立場代表著第一種聲音,相比起來更響亮。

  這兩種聲音的相互爭論,涉及兩岸關係軍事互信問題,而美國對台軍售與大陸對台佈置導彈成為交易的籌碼。關於兩岸軍事互信機制(CBM)問題,由於兩岸和美國三方有著十分不同的解釋和期待,要成為兩岸未來協商的選項,條件遠未成熟。台灣方面認為CBM的目標是讓敵對雙方增加對彼此決策機制與戰略意圖的瞭解,避免因誤判對方意圖而造成衝突,因此提出的前提是大陸必須先撤掉所部署的對台導彈。大陸則認為,是否調整軍事佈署是未來兩岸談判的議題不是前提,軍事互信是以達到“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為目標,前提是在台灣前途問題上達成政治共識,而由於美國因素的影響,尤其是美國繼續對台軍售,兩岸CBM的建立並不現實,即使勉強建立也不可靠。美國的態度是,不反對兩岸通過建立CBM等途徑謀求台海和平,但同時更傾向支持台灣要和平但不要兩岸統一的立場,堅持認為對台軍售是確保台海和平的重要戰略手段。美國主流學者一般認為,美國對台軍售的決定是基於美國在西太平洋整體戰略利益的考慮,並依據“一法三公報”和“里根對台六項保證”所組成的“一個中國政策”來推動執行,是美國維持台海戰略模糊或戰略平衡的重要手段。同時,他們還認為,美國對華政策必須保持一致,以防範北京與台北任何一方有所誤判;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強度與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程度,應同步成長。(注6)在現實層面上,對於2008年以來兩岸之間的良性互動,美國表示歡迎;但面對中國經濟實力上升的巨大壓力,它仍將視台灣為防衛上的需要,繼續出售相關的武器裝備,以強化台灣在與大陸對話時的信心。正如葛來儀所說,“美國採用的方法,是加強和台灣的政治、軍事和經濟關係,讓台灣領導人擁有足夠的自信走上談判桌,和大陸談判CBM,”(注7)在部分智庫學者看來,一方面對台出售武器是樹立台灣信心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未來兩岸CBM談判對等性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他們認為,對台軍售決定、台美軍事合作質量,甚至包括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力部署,都已經把保障台海議題“和平穩定與和平解決”的關鍵利益,納入考慮,與兩岸建立CBM的目標並不矛盾。

  當前,在和平發展條件下,台海戰爭的威脅暫時不存在了,但“和平統一”的可能前景又使部分智庫學者有了新的顧慮。為了確保台海始終處於美國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對台軍售政策被賦予新的使命,即一方面,在一個難以測定長度的“現狀”時期保持對中國大陸的約束力。另一方面,傳達提升美台關係的信息,使得台灣在處理兩岸關係時更有獨立性,更有底氣和信心。

  在華盛頓,從官方人士到智庫學者,都很清楚兩岸商談和平協定和CBM過程中,各自必然會預設前提。當台灣提出大陸撤除導彈和進一步承諾不對台動武等前提時,大陸不僅會明確提出台灣承諾不謀求獨立的基本前提,還可能涉及台灣放棄向美國購買武器問題。於是,有學者擔心在兩岸整體實力不平衡的情況下,台灣可能會退讓,認為這是美國不希望看到的。一旦美國售台武器的政策因兩岸CBM談判、因台灣方面的動搖而不得不棄置,美國必然會對其台海戰略利益深感不安,說到底,增強台灣的信心或者安全感只是一種託辭而已。

  (注1)“奧巴馬扯馬英九後腿”,台灣《蘋果日報》,2009年10月15日。

  (注2)莫乃倩、陳依秋:“美國務院涉台官員指明美國對台五項政策重點”,鳳凰衛視,2008年3月26日,  http://news.ifeng.com/taiwan/1/200803/0326-351-461134.html

  (注3)Wendell Minnick, “U.S. Freezes $12B in Arms Sales to Taiwan, ” Defense News, 9 June, 2008; Glenn Kessler, “Top U.S. Officials Stalling Taiwan Arms Package,” Washington  Post, 12 June, 2008;Wendell Minnick, “$12B in Taiwan Arms Deals suspended for Talks,”  Defense News, 18 June, 2008.

  (注4)“The Dragon’s Dilemma: A Closer Look at china's Defense Budget and Priorities”,  Michael S. Chase, Policy Memo of 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PPI), March 2010.

  (注5)台灣《自由時報》,2009年1月14日。

  (注6)Wendell Minnick, "KMT Win Poses U.S.-Taiwan Challenges," Defense News, 31 March, 2008.

  (注7)馬小寧:“兩岸及台美關係將改善”,《環球人物》,2008年5月16日,第十期。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1年10月號,總第16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