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開工率僅七成
在成本上漲的同時,訂單的萎縮令小企業更加步履維艱。報告顯示,珠三角中小企業訂單量較2010年下滑約30%。受到歐債、美債危機的影響,來自歐美市場的訂單減少,對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珠三角小企業影響較大。此外,生產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因素降低了珠三角小企業的出口競爭力。
訂單減少,小企業的開工率也下降。2011年的平均開工率僅有70.92%。“雖然開工率下降,小企業‘關停並轉’的現象卻未大規模出現。面對困境,絕大多數開工率較低的企業都以瘦身為主,而非關廠。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衝擊,珠三角不少小企業已具備危機意識,一些小企業調整了原材料備貨、接單策略,為預防人民幣升值及國內原材料價格波動,部分小企業將大訂單拆分成小訂單,以縮短生產周期,並將主要精力集中在結算周期較短的訂單上,以把控利潤。”胡曉明分析稱。
溫州民企跑路潮難複制
在此次調研中,絕大部分企業的年銷售額在3000萬元以下,用工人數普遍不到100人。“這個規模的企業也正是銀行信貸業務中的弱勢群體。”胡曉明坦言,相比長三角的小企業,珠三角企業在融資方面更加謹慎。“有53.03%的珠三角小企業從未用過任何外部融資,更多的是靠企業多年的積累來持續經營。”記者對比數據發現,長三角地區從未發生過借貸行為的小企業僅為22%。
參與調研的專家認為,目前溫州發生的民企“跑路”潮很難在珠三角企業身上複制。“據調查,溫州‘跑路’的企業基本上是通過民間高利貸進行土地、房產、股票等投機,拆借規模有十幾億元。實際上,由於經濟形勢問題導致小企業的倒閉潮並未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