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部門的一些專業人士對“中郡所”的統計、評比資質提出質疑。固始縣統計局核算股股長胡國春表示:“‘中郡所’傳來的定評表格包括‘科學發展指數’等30項指標,提法很業餘,很難反映縣域經濟發展實際情況。”
“中郡所”官網顯示,“百強縣(市)評比”從2006年第六屆開始,首次出現並列第一,此後並列名次不斷叠加;在2008年至2011年的榜單中,所謂的“百強”名單均被塞進一百二三十個縣市。
在位於北京海淀區酈城工作區“中郡所”總部,記者見到所長劉福剛。劉得知後邊把記者往樓下拽,邊推說自己不是“劉福剛”。記者隨即拿出網上發表其演講圖片當場指認後,劉不得不承認。面對“百強縣評比是否收費”等提問,劉福剛邊拍記者後背邊說:“咱別報道行不?等這事兒風頭一過,我請你喝酒。”“百強縣評比”之所以大行其道、愈演愈烈,與一些地方政府官員的政績需求不無關係。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地方領導人的講話和報告中,“進入百強縣”成為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已經上榜的“百強縣”則把“進位爭先”當作下階段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