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全球外匯市場與主要股市的相關性極高。通常,一旦股市下跌,多數情況下,美元、日元和瑞郎會相應上漲,而歐元、英鎊和商品貨幣澳元、加元、新西蘭元則下跌;一旦股市上漲,則上述情況相反。金融危機以後,這種與股市下跌相對應的美元和日元、瑞郎的上漲,歐元等其他主要非美貨幣的下跌,被稱為金融市場上的避險交易。
上海證券報今日刊文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這種關聯形式有了一些變化,金融市場上這種避險交易與以前的形式出現了不一致的情況。
文章稱,長期以來,瑞郎由於低利率、尤其是其作為避稅的天堂,導致全球很多資金特別是黑色資金進入瑞士避險。瑞士央行由於瑞郎在最近一、二年的極端升值行為,在數次干預無功而返後,終於在9月6日使出終極“大殺器”:除了將瑞郎的基準利率再次向零利率靠攏以外,並公開聲明只要歐元兌瑞郎低於1.20,將給金融系統提供瑞郎的無限制流動性。就在瑞士央行的這個聲明發布前後的一個小時內,歐元兌瑞郎即從1.10上漲至1.21,相當於瑞郎在一個小時內貶值9%。在此之後,歐元兌瑞郎再無機會跌破1.20,同時由於瑞士對黑色資金的避風港和防火墻效應逐漸消失,因此瑞郎的避險功能漸趨消失。
至此,美元、日元、瑞郎三大避險貨幣,理論上只剩下美元和日元了。可是,看起了未來日本可能也無法再成為避險天堂了。如果日元不再能作為避險貨幣,那麼從2000年以來,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兩個重要交易方式—套息交易和避險交易將分別走向式微或者終結。也許,只剩下美元還會在一些時段內充當避險貨幣的職能。
日元之所以能促成2000年以來金融市場上的套息交易以及金融危機過後的避險交易兩種重要的交易方式,主要原因在於日本當時實行的長期的、幾乎唯一的零利率和“定量寬鬆”貨幣政策。2000年以後,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並進入第二個“失去的十年”,日本為此所實施的零利率和定量寬鬆貨幣政策,導致全球投資者可以用及其低廉的成本獲得無限量的日元資金,然後用這筆資金投資。
比如在2006年6月,當時日本的基準利率是0.1%,而美國的基準利率是6.25%、歐元區的基準利率是2.75%(加息周期一直延續至2008年)、英國的基準利率是4.50%(加息周期一直延續至2007年)、澳大利亞的基準利率是5.75%(加息周期一直延續至2008年)、新西蘭基準利率是7.25%(加息周期一直延續至2007年),這個落差使得全球投資者借入極低利率的日元,兌換成高利率的其他貨幣,可以享受利差的收益,這也就是套息交易的本意來源。同時,由於相對利率高的貨幣傾向於升值,因此借入日元再兌換成高息貨幣後,還可以享受匯率上漲的收益,即匯差收益,這是第二層收益。而高息地區的資產升值速度也很快,投資者購買了這些地區的資產後,還可以取得資產快速上漲的收益,即資產增值收益,這是第三層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