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擴容緩解融資平台壓力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公共融資部總經理曹明認為,在現有體制下,投資者難以準確知曉地方政府真實的、廣義的財政收支狀況。而如果將地方政府的融資統一歸結到地方政府債這一單一的、顯性的渠道,有利於強化對地方政府的硬約束,也有利於推動地方政府融資市場化。
2011年以來,地方債與相同期限國債的利差基本保持在30個基點左右。地方債的信用接近於國債,也同樣享受免稅待遇,其利差主要來自流動性溢價。
上海某商業銀行交易員表示,上海的經濟狀況和政府信用都比較好,並且此次地方債仍然是財政部代為還本付息,預計信用利差仍將與之前的地方債水平持平,和同期限國債的利差應該在20基點以內。
但上述交易員也表示,由於債券的信用等級仍接近於中央財政的信用,因此定價也主要參照國債的定價,目前對於不同地方政府的信用,從債券定價的角度來看暫時還無法體現。
雖然此次上海自行發債的額度仍然算在財政部代理髮行地方政府債的額度之中,但是試點還是讓市場對於地方債擴容有了些許期盼。
目前,在財政部代發地方債形式下,每年地方債的發行規模都維持在2000億元。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債券研究員姜超認為,如果能建立起一套自主發債的管理機制,在地方資金需求仍十分旺盛的背景下,地方債規納能會擴容。在地方債融資渠道暢通後,地方融資平台的貸款會部分向地方債搬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