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家國字號電信企業日前遭到國家發改委立案調查的新聞成為此間輿論關注的焦點。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整治這兩家企業有敲山震虎、穩定社會情緒之效。但《人民郵電報》及中國資訊產業網昨日(11日)卻發文章,直指央視“混淆視聽,誤導公眾”,引發了內地官媒之間的論戰。
意在打破國企壟斷
《香港商報》報道,此次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反壟斷調查案,中國政法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時建中認為,就本案而言,受到觸動最大的恐怕就是國有企業,尤其是處於壟斷行業且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央企。反壟斷執法不會也不應因企業的所有制而異,也要適用於包括央企在內的所有國有企業。
有業內專家指出,互聯網接入市場因缺乏競爭,消費者利益受損,產業升級被延緩。國家資訊化專家委員會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中國寬帶上網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但是平均1兆/秒的接入費用卻是發達國家平均水準的3-4倍。雖然電信、聯通的行為引起市場極大不滿,但有專家指出,目前還很難得出兩家公司就是壟斷行為的結論,只能說涉嫌壟斷行為。
也有專家認為,整治兩大電信對國企中壟斷行為效果明顯。也會提升民營企業的市場信心。
坊間人士稱,此次對國家發改委向聯通、電信“開刀”,百姓寄予厚望,希望此舉能最終推動市場形成有效競爭,讓百姓從中受益,促使包括央企在內的其他企業依據反壟斷法檢視自己的經營行為和競爭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