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反證” 熱議合作
肯尼亞學者齊埃瑪說,非洲國家應該充分利用空間技術來快速發展自己。要實現空間技術的發展,非洲需要更緊密地和中國合作。
他解釋說,今天的非洲人已不再把某國探索太空看做是冷戰時期大國間的爭奪戰了,“我們把太空技術看做一個工具,一個用來採集足夠的數據、更好地服務於人類發展的工具。目前非洲國家缺乏航天科技人才,只有借助於非洲和中國之間的良好關係,才能改變這種狀況,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為中國的空間成就取得重大進展而感到高興的原因”。
意大利的扎載拉表示,一個國家在太空探索領域的快速進步還體現在航天教育合作方面。他說,意大利與中國在這方面的合作很多。以米蘭理工大學為例,目前已與中國的太空研究機構簽署了一系列交流協議,交換研究生計劃正在實施中。
美國的弗里茲指出,美國在太空探索領域已經走過50多年,開展過登月、建設國際空間站等重大項目,有值得中國借鑒的經驗,“我希望中美兩國將來能在太空領域展開闔作”。焦立中也表示:“我希望中美兩國將來能在太空領域合作,在民用太空領域合作符合兩國利益。”
《自然》雜誌在文章中提到中國在太空研究中與歐洲進行的合作。文章援引歐洲航天局官員菲利普.埃斯庫貝的話說,歐航局“對此非常歡迎”。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本期《自然》雜誌專門發表了一篇社論,批評了某航天大國不願在太空領域與中國合作的態度。
社論說,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力量不斷壯大,帶來許多國際合作的機會,但該國卻不願在太空領域與中國合作,如該國某議員試圖推動立法,連兩國科學家的一些會議接觸也要禁止。社論認為該議員在評價中國太空計劃時使用的是“沒有幫助的冷戰語言”。
社論說,在中國不斷發展而該國自己的太空計劃卻正受經濟形勢影響時,不願與中國合作會更多地傷害這個國家。如果開展合作,這個國家會更多地幫助自己。社論認為,太空探索成本高昂,可以通過國際合作來共同向前發展。(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