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對中國來說,入世這十年,是國際形勢發生激烈變化的十年,也是美國國內政治形勢宕起伏的十年;來自美國和外圍形勢的變化,對中國經濟以及中美關係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與此同時,中國的入世也對中美關係的走向產生著微妙影響。
金融時報今日刊登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張國慶的分析文章稱,對中美關係來說,2001年堪稱先抑後揚的一年。在“9.11”之後,美國調整了它的國家安全戰略,中國不再是主要的競爭對手,而成為了美國在全球戰略中的重要夥伴,對華政策也逐漸變得務實起來。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國入世應該起到了微妙作用。
正式加入WTO:一方面,中國更進一步地融入國際經濟生活,使得活力和影響力迅速上升,不僅帶動了經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在國際舞台上的“權重”地位。基於現實的考慮,美國也不得不對中國刮目相看,布什時期佐利克的“利益攸關者”理念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另一方面,隨著5年入世過渡期(在2006年)的結束,美國對中國兌現入世承諾等方面的壓力也進一步增大,而此後人民幣的升值也無法消解美國國內對中國的諸多不滿,隨著中美經貿接觸面的擴大和深入程度的不斷提升,方方面面的糾紛接踵而至,而雙方顯然還無法完全消化好這種種“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文章指出,對於消極的事情也完全可以有積極的看法。在布什時期,一些美國學者就曾頗為樂觀地指出,從整體戰略上講,美國與中國的對抗集中在貿易問題上,比起集中在別的方面比如台灣問題,後果要好得多。並且,從現實的角度看,中美爆發貿易戰也不大可能,因為雙方都明白彼此在利益上的相互高度依賴以及中美貿易關係一旦破裂必將造成的全球範圍的不堪設想的後果。更何況,美國還要積極分享中國發展所帶來的種種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