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今年7月,故宮博物院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宋代哥窑瓷器不慎被損壞。這一事件雖然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但還是迅速將我國快速發展的文博行業推入輿論的漩渦。從某種意義上講,公眾對故宮的質疑,不僅僅是針對故宮的。一直宣稱管理水平“世界領先”的故宮都暴露出這麼多的問題,其它博物館豈不更讓人揪心?
人民政協報報道,故宮的持續被關注,一方面顯示了其所代表的文博機構在公眾心中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公眾對於維護自身文化權益意識的增強。同時也反映出,文博系統體制的創新落後於硬件的改善,對於文物的守護,博物館人準備得不夠充分
免費開放以來,博物館界就一直站在風口浪尖。按北京大學文博學院教授宋向光的觀點,博物館已經被選擇性關注。博物館建設的蓬勃發展與免費開放的熱潮,使得原本作為“藏寶庫”的博物館,不得不面對觀眾的矚目和社會的拷問:誰在守護“國寶”?文物毀壞事件無一不牽動人心。1997年12月,珍藏大量“絲綢之路”文物的新疆博物館保管人員發現約80件少數民族文物發生了黴變,該館長為了掩蓋工作的失誤竟然命令員工將其掩埋和燒毀,最後陷入牢獄。
2000年2月6日,正是春節期間,在湖北省博物館的編鐘館內,一塊重達50公斤的玻璃板忽然砸在下方展櫃的國家一級文物九鼎八簋之上,其中的兩鼎兩簋受傷。事後博物館對文物進行了修復,並向展廳的施工方索賠。武漢市檢察機關對博物館原館長以失職罪進行起訴。雖然最終被判無罪,但當時對於國寶損壞的價值評估以及如何問責的爭議引起了軒然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