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4日電/“總統”大選第一場辯論於昨天落幕,但場邊觀察學者普遍認為,馬英九攻勢凌厲,希望以猛烈炮火化解民眾對他性格過於軟弱的質疑,蔡英文比起ECFA辯論時有已有進步,宋楚瑜表現則評價兩極,有學者認為他口才犀利,寶刀未老,也有人質疑他過分溫和,整場辯論都像是在幫馬作球。
中國時報報導,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彭懷恩看完辯論後認為,馬英九火力強大,顯然有意回應支持者要他“硬起來”的訴求,在這場以兩岸政策為主軸的辯論佔了上風,但需擔心打過了頭,造成中間選民反感。蔡英文則刻意收斂攻勢,可惜感人故事說太少,結尾申論時不斷低頭讀稿,也讓原本精彩的內容失色不少。
彭懷恩表示,宋沒有發揮犀利口才,就連交互詰問時也毫無攻勢,竟拿網路問題及司法改革詢問馬英九,簡直像在為馬作球,“讓我對他的角色產生懷疑。”
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陳耀祥也同意馬英九火力最強,但他認為這是因為馬三年多來的政績沒有太多亮點,只好主動出擊,淡化對手質疑。反觀蔡英文表現則明顯較上次與馬辯論時進步,台風沉穩,並主攻中間選民重視的民生及經濟議題,整體表現較馬出色。
陳耀祥認為,馬在兩岸政策上仍具優勢,但重視兩岸關係的選民,投票意向多已有定見,馬難以擴大支持基礎;蔡英文則訴求台灣面臨的困境,並提出解決方向,對中間選民較有吸引力。
師大大傳所教授胡幼偉指出,馬英九昨天辯論維持一貫重數據、重政績的風格,表現較兩名對手優秀,但馬似乎無法克制對蔡的輕蔑,屢屢以言語嘲諷,可能讓婦女及中間選民有不良觀感,日後應多留意。
胡幼偉認為,蔡英文的表現雖比預期的好,但無法化解兩岸政策罩門,辯論主軸也過於軟性,不利爭取中間選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