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4日電/2012“總統”大選第一場電視辯論,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三人,辯論前被評價為各擅勝場,但事後若從各方民調結果來看,馬英九整體表現占了上風。蔡英文仍受困於兩岸論述空洞,原本火力犀利的宋楚瑜則因策略性表現而顯得平穩有餘、精采不足。
聯合晚報社論說,毫無疑問,三位候選人都有罩門,因此辯論一開始,三人都立起灘頭堡,為自己的弱點或補強、或道歉、或解釋。而馬蔡二人又顯然有互視對方為主要敵手的默契,無論攻防都企圖邊緣化宋楚瑜。宋一向以口才便給、言詞犀利著稱,但昨天的辯論,似乎想一改這形象,儘管仍左右開弓,卻在比例上明顯攻蔡多一些。這也不難理解,因為馬英九昨天攻蔡的火力,集中於蔡在兩岸議題上令人不放心,並凸顯蔡與扁的難以切割;這些都是宋不會否認的事實,亦很難完全找出自己獨立論述之空間,這使得他在立場上顯得傾向馬多一些。但這樣的移動,使得宋在論述上,不容易確立第三勢力的獨立路線優勢,日後辯論不知是否會改變策略。
馬蔡成為辯論攻防要角,既是現實使然,也是策略必要。蔡當然知道,她的兩岸論述是弱項,平常可以一意閃躲,但上了辯論場,可不會被對手或媒體輕易放過。蔡在辯論前一晚,突然放冷箭,說當選後要成立兩岸對話小組等等,目的除了疑惑對手,也有補強此一議題的意圖。但正因兩岸議題為眾所關切,她這樣匆匆出手,反而讓對手抓到她急就章、缺乏一貫實質主張的老毛病。於是乎,整場辯論,她到底在兩岸議題上主張為何,始終被對手糾纏,她說不清之餘,只好在民主程序、台灣共識等空洞字眼上打轉,怎能不失分?
馬英九是執政者,要接受全方位檢視,腹背受敵亦可理解。但昨天宋基本上未提出不同的兩岸立場,而蔡的兩岸論述乏善可陳,反倒給了馬放手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等議題反覆陳述的機會。馬英九若能維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形象,對贏得民眾信賴感來說應可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