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4日電/2012年“總統”大選的第一次辯論昨天舉行,三位候選人的溫和爭論和廣大民眾的收看,再次見證台灣民主發展可貴的成果。人民可從辯論中對候選人和其政策有更深入的認識,其中顯現的不少共識更值得珍惜。不過,由於時間有限,有一些分歧的看法仍未能充分溝通,有很多政策也未能說明清楚,需要候選人向社會各界繼續提出說明和討論。在此我們也願對幾個經濟問題提出看法。
台灣經濟日報社論說,首先就經濟發展目標來說,民眾顯然已擺脫以往只重視經濟成長的想法,現在絕大多數人多已主張不能為了經濟而犧牲環保。尋求連任的馬英九提到要增加台灣人民的幸福,民進黨蔡英文主席和親民黨宋楚瑜主席都強調要創造就業機會。不過,蔡主席和宋主席都未提出經濟成長率目標,亦即不以經濟成長為主要標的,宋主席說經濟成長只有方向,沒有虛擬的數字。馬英九這次競選,雖也不再標示經濟成長率的目標值,卻因受制於四年前633(經濟成長率6%、失業率3%、國民平均所得3萬美元)的口號,因此在媒體提問下說明目標仍有努力空間。推動經濟成長自是重要,但增加人們幸福和就業機會亦日受人民所關注,建議馬英九不必再受制於633競選口號,而能在經濟成長的數字外,亦兼顧其品質。
在產業發展政策方面,三位候選人限於時間,都無法做仔細說明。宋主席提出的雲端、網路等產業,乃是其兩黨也重視的方向;蔡主席提出的在地產業,可能要有更具體的項目或例證,人民才更易瞭解。馬英九對產業政策的說明不多,但近幾年政府已提出六大新興產業、四大智慧型產業、十大重點服務業、七大明星產業等眾多產業目標,不只幾乎無所不包,恐怕大部分官員也說不完整其具體產業項目。所以,馬英九不再提新的產業目標是正確的,他須加強的是指出這麼多目標產業中的重點所在。
此外,三位候選人也應注意所提產業,台灣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
財政是另一個三人都關注的政策,台灣近年政府負債逼近法定上限,也確是值得關注的事。馬英九說,政府負債暴增是因全球金融海嘯不是沒有道理,但這應僅限於2008年和2009年。馬英九既然說2010年10.88%(“主計處”已修正為10.72%)的經濟成長率是世界第四高,那麼,2010年和2011年的鉅額政府支出、赤字及因而增加的政府負債,就有可能很多是不必要的。所以,未來不管誰當“總統”都要切記,不景氣一過去,政府就須縮減非必要的支出和赤字,財政才可能改善。
兩岸政策雖有激烈的攻防,但共識其實也相當高。三位候選人都願在ECFA的基礎上繼續協商兩岸的經貿交流合作,也都同意島內的共同參與和透明的程序,更都希望確保兩岸的和平及“中華民國”的“主權”尊嚴。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相信只要各黨派能拋開選舉考量,不難建立可行的共識。
最後我們要指出,各方的歧異有不少是對經濟資料的不同解讀所造成。宋主席認為中小企業近年被忽視,馬英九說有某個小販生意很好;蔡主席說有人柿子一斤才一、二元,馬英九說有人賣到幾十塊。馬英九用五等分且加計政府補助的資料說所得分配改善,蔡主席則用20等分且不包含補貼的資料說所得分配惡化。這些爭議若用更精準的資料,應都可以釐清。
至於馬英九說他任內增加的失業人數比民進黨執政時期少,則是資料的誤用。失業是壞事,失業人數增加就是不好,馬政府時期失業人數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已增加的失業人數上再往上增加,當然也是不好,不能用增加較少來感覺良好。由此看來,三方理解資料的能力若再加強,或可更有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