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特阿拉伯及其志同道合者的角度看,推翻阿薩德家族將重創伊朗的地位,以及與叙利亞領導人關係密切的黎巴嫩真主黨什葉派運動。這樣就可以制止伊朗擴大影響,從最初美國人設法消滅薩達姆時就開始談論這個問題,薩達姆是制衡伊朗的主要人物。
土耳其有另外的原因。伊朗並沒有讓它特別不舒服,可土耳其極力謀求地區霸權地位,這樣不僅可以確保自身安全,還可以防止因叙利亞事態出現混亂,導致除了伊斯蘭勢力以外沿本國邊界再出現一個誰也控制不了的庫爾德斯坦。因此,土耳其軍隊進入緩衝區以保證平民安全的想法,正如安卡拉所說,完全符合地區安全的邏輯。
總的來看,西方對2011年中東事態的作用自相矛盾。顯然,歐洲,確切地說,法英這樣的個別歐洲國家總想通過積極參與地區政治,首先是武力參與,來強化自身的影響。就巴黎而言,它就得到了好處:法國社會輿論不僅支持政府對利比亞採取行動,而且在叙利亞問題上也支持政府的做法,這在選舉期間尤為重要。從更廣泛的方面看,巴黎和倫敦表現出的軍事能力也增加了與華盛頓對話的分量。但從結果來看,歐洲和整個西方的行動對有影響的地區參與者(首先是沙特阿拉伯)有利,實際上,北約飛機執行的不是阿盟的計劃,而是海灣合作委員會把地區最保守國家聯合起來的計劃。
綜上所述,預料明年圍繞伊朗的局勢進一步升級,是合情合理的。伊朗是彼此不相關的各方利益的交匯處。美國試圖制止伊朗核計劃,表明美國解決它所面臨的全球問題的能力。法英要繼續表明它們有大國能力,現在輪到解決叙利亞問題了。阿拉伯國家則希望真正遏制伊朗。以色列也早就想堅決對德黑蘭採取嚴厲措施,它一直認為德黑蘭威脅特拉維夫的生存。從2011年的情況看,歐洲國家肯定在主要的輸家之列。歐洲國家的地區關係(主要是埃及和土耳其)不順利,巴沙爾可能被推翻也使局勢變得非常不明朗。
長期以來中東局勢相對穩定。雖說20世紀後期到21世紀初期那裡爆發過戰爭,可是變化畢竟不大。可現在,靜止的慣性已經被運動的慣性所取代。而且這種變化已經停不下來,只能設法加以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