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7日電/在全球經濟低迷、歐美經濟前景尤其黯淡的背景下,一些國家再度上演壓人民幣升值的“政治秀”。對此,多國專家學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人民幣匯率目前基本達到平衡狀態,西方國家促使人民幣升值大多出於國內政治需要,單邊壓迫人民幣升值不僅不能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反而會損害世界經濟復甦。
人民幣匯率並未低估
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5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實際上,從貨幣購買力的角度看,人民幣應該貶值而不是升值,因為按照目前的人民幣匯率,包括服裝、日用品、家具、電器、食品等許多東西在中國比在美國更貴。中國保持一定的貿易順差是因為其他因素,跟人民幣匯率沒有什麼關係。
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院院長姚樹潔教授認為,人民幣按照目前的匯率看,基本上達到平衡狀態,既沒有被低估,也說不上高估。他說,從2004年到現在,人民幣實際升值40%,美國依據中美間貿易順差大認為人民幣被低估。“但是中國對很多國家是貿易逆差,按照美國的邏輯,那些國家就應該認為人民幣被高估了。”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表示,目前人民幣每年的升值幅度達到5%至6%。中國的貿易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從5年前的7%至8%降至今年預期的1%到2%。儘管中國的外匯儲備仍在增加,但這是受到追求高額回報的資本流入的影響,而且這更多是美國擴張的貨幣政策導致的,而不是人民幣價值被低估。
他指出,中國一半的出口產品是“加工品”,使用了東亞其他地區,包括歐美生產的各種各樣的組件,只是最後在中國組裝而已。這些完成的產品又隨後出口到主要發達經濟體。這一加工貿易形式實際上造成了中國的貿易順差。這意味著美國同中國的貿易逆差,實際上是美國同整個東亞地區的貿易逆差。
對於人民幣匯率問題,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理查德.波特斯說:“在過去5年中,人民幣的匯率已經上升了很多,這大大減少了中國的經常性項目順差,對中國和世界都帶來了益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