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邵寧發言 |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美國《僑報》12月14日載文《國企兼顧公益與壟斷?》,摘要如下:
未來國企改革路在何方?中國國資委副主任邵寧10日透露,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將會逐漸形成兩種不同類型國企:“具有公益性質的國有企業”和“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前者包括石油、石化、電網、通信服務等領域的央企和供水、供氣、污水處理、公共交通等方面的地方企業。他指出,要防止企業利用壟斷地位損害社會和公眾利益。
公益性和競爭性國企的提法一經報道就備受關注,國資委12日特意出面澄清:“公益型國企”跟 “具有公益性質的國有企業”並非同一概念,壟斷因素與公益性質不衝突。 “公益型國企”的提法之所以敏感,原因正是石油、通信等領域的壟斷性國企,其社會公益職能履行不佳。部分國企更是“冠公益之名,走市場之路,賺壟斷的錢”——向國家要資源、要壟斷地位、要政策照顧、要財政補貼時,這些企業就是公益型;而利用壟斷優勢,在市場上牟取暴利甚至與民爭利時,則成了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競爭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