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海漁業陷入困境
實際上,在威海,像榮成、文登等位於渤海與黃海兩大近海漁場交界處,曾因坐擁“魚倉”成為山東“藍色經濟”的領頭羊,為何漁民們不惜冒危險非要越界捕魚呢?在當地一個名為“北方漁市”的碼頭上,陳老板指著從自己的“魯文漁XX”號漁船卸下來的魚讓記者看,幾乎全是巴掌長的小魚,根本沒有那種能在飯店賣到百元一斤的海鮮。陳老板說,他的船只在近海打魚,一來一去得10天,打上來的都是只能做魚粉的“破爛魚”,一次出海最多賣20多萬元。“光油錢就得燒掉十四五萬,還得給20多個船員開工資。把成本刨掉,根本賺不到錢。這裡漁民的情況都一樣。”
據當地人說,一般來說,漁業資源是流動而且可循環的,如果只在魚群成熟的地方作業,並不會對漁業資源造成太大損害,但中國漁民是“追著魚打撈”,而且用的多是俗稱“絕戶網”的捕魚網。“比如近幾年城裡流行吃帶魚,漁民甚至會追到帶魚產卵的地方,大小通吃”。這樣的捕魚方法,加上近年來越來越嚴重的污染,許多漁民陷入困境。
對於中國漁船越界捕魚的事,一名叫趙南兆的韓國漁船船長對記者說,中國漁船到韓國專屬經濟區域越界捕撈的事經常發生,其中絕大部分中國漁船都是沒有正式牌照進行非法捕撈。趙南兆說,雖然中國漁船幾乎沒有直接與韓國漁船發生過衝突,但由於中國漁船數量太多,並且使用網眼過小的拖網捕魚,給韓國漁業資源帶來巨大危害。事實上,僅十幾年前,韓國漁船到日本專屬經濟區內進行非法捕撈產生糾紛問題也鬧得沸沸揚揚。為解決這一問題以及保護海洋資源環境,韓國控制海洋捕撈漁船數量,並穩定提高海產品價格,使越界捕魚逐漸減少。一名中國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其實中國地方近年也嚴格控制批准新漁船,但一些漁民除了捕魚沒有其他謀生技能,轉業比較困難”,中韓漁業糾紛短期內可能難以消停。
遼寧社科院研究員呂超說,“如果漁民問題最終上升為外交問題,並在各自國內激起民族情緒,這才是兩國在一段時間內都需面對的危險”。呂超還說,中國周邊海域的情況愈趨複雜,中國漁民很容易成為“靶子”,漁民出海應加強法律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