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中國陸軍新型防空導彈。 |
200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花團錦簇,人潮湧動,這是共和國六十歲生日,這一天對每一個中國人而言是永久的記憶。當某艦空導彈方隊威武雄壯的經過檢閱台,在世人面前嶄新亮相,一展我軍裝備的風采和實力時,在電視機前有一雙飽含喜悅淚水的雙眼,有一名堅毅剛強的航天戰士,他,就是該型號總師助理、第八研究院第八設計部導彈總體研究室室主任——張宏程。
勤於學習 打下堅實成才基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21歲的張宏程1997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總體設計專業畢業時,風華正茂,來到八院第八設計部從事導彈總體方案論證工作。
1999年,恰逢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遭到美國轟炸。消息傳到國內,群情激憤,國人遊行。黨和國家領導人當即批准一系列軍事“殺手鐧”項目的立項研製工作,上海航天人毅然擔當起了高新工程項目——XX-16中程艦空導彈武器系統的研製工作,這是張宏程參與研製的第一個型號。在該型號中,他從擔任導彈動力系統設計師起步,面對新型號發動機設計這一難題時,由於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以借鑒,又需要達到高性能,張宏程在初步形成方案的那段時間,覺得漫長而且艱苦。但他通過技術學習和理論研究,專業面不斷擴大,理論深度越來越扎實,大膽對發動機性能進行優化、完善,並以試驗的實測結果與各方專家交流、溝通,他的執著和鑽研得到了兩總系統的認可和支持,為該型號圓滿完成獨立回路階段研製做出貢獻。
隨著他的進步和成長,張宏程於2001年擔任了該型號導彈總體副主任設計師,走上了更加廣闊的舞台,他踏踏實實的做好協調、溝通和試驗工作,在專業技術和型號研製經驗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該型號順利完成設計定型,並成為我海軍艦艇的主戰防空武器,接受了國慶60周年閱兵式的檢閱,順利完成亞丁灣護航任務,並通過海軍“藍鯨-14”、“南字2010”等重大軍事演習的檢驗。正是這種兢兢業業的不斷積累,孜孜不倦的不斷求索,一個優秀的導彈總體設計師就在這平淡無奇的科研工作中,在這枯燥乏味的論證演算中,在這日複一日的點滴積累中脫穎而出,為日後的成長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