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蔡英文再前往日本進行訪問,給予外界印象深刻的是,蔡英文在國際記者會上表示:如果兩岸雙方有誠意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眼前的難題將會逐一化解。蔡也進一步強調:對於兩岸之間存在的差異,民進黨不能太天真去面對。她願意和北京領導人一同以互利、明智、負責的方式,用和平發展的共同語言,推動兩岸關係。
文章說,就在這樣連串闡述她的“中國政策”之際,不管外界對她的這些發言的批評是“模糊性”或“沒有具體性”,至少她還維持對北京釋出“和解不對抗”的善意。但是2011年10月8日蔡英文在高雄國政演講時,卻說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的這段話,認為台灣不只是個地理名詞,而是經過許多年民主洗禮跟“總統”直選後,這個“中華民國”的政府事實上已經變成是台灣人的政府,引發了外界對她的中國政策的質疑。
儘管蔡的說法在台灣是有一定比率的民眾支持。加上蔡在選舉前後,已經多次釋出對北京的善意。所以有些選民在投票前夕,或會提出這樣的疑問:釋出那麼多善意,還必須要接受“九二共識”、或必須要台灣自我矮化,才能得到台海的和平,兩岸的穩定嗎?
北京要的是“對話基礎”
蔡英文與支持她的選民可能沒有了解的是,北京現在講的“九二共識”,其實不是在設計讓台灣矮化,因為在台北解讀的“九二共識”是“一中各表”,台灣並沒有矮化。北京真正要的是一個能讓它可以放心接受的兩岸“對話基礎”,而“九二共識”之所以能作最後為北京接受的基礎,可能不僅只是一中的框架建立而已,更重要的應是兩岸之間不再存在台灣會走向台獨的憂慮。
蔡英文應該記得她說過,已經不需再有追求台獨的傾向,因為台灣現狀就如她所述:“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就是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的事實;加上她也不排除“統一”的可能性,提供了兩岸還有追求“和而求同”的境界。儘管有這樣的說法,蔡主席可能沒察覺的是,她的另一些發言卻還是讓她的政策底蘊露了底。人們會察覺,原來她早先不接受“九二共識”,並不是在“有沒有存在”這點上有所爭論,而是她仍然在民進黨的傳統思維下,以兩國關係來檢視兩岸關係,而這點正是衝擊到北京容忍的“紅線”所在。
文章說,陳水扁曾說,他給北京遞了多次橄欖枝,但中共一直沒有善意回應。可是他卻忘記了自己曾主張“一邊一國”,很讓北京難堪。陳水扁發言的前後矛盾,或可給蔡主席一點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