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階段從1957年到1978年,大約二十年的時間。在毛澤東反精英主義思想的影響下,精英階層遭受沉重打擊。為否定精英主導的格局,毛澤東甚至喊出了“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這樣最具“草根”精神的口號。在這樣的背景下,知識分子被看作“臭老九”;政治精英處於朝不保夕的狀態,連作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也被打倒以致含冤而死;至於本來就相對弱勢的經濟精英更是只能“夾著尾巴做人”。在此期間,雖然毛澤東非常希望“革命新人”填補舊精英們被打倒後的空白,但一直沒有成功。可以說,精英主導的缺失是中國二十年陷入混亂的重要原因。
第三階段從1978年到1992年,特別是1980年代,精英階層開始重新嶄露頭角。這一階段的主旋律是以反思“文革”為起點的思想解放運動。在物質資料相對貧乏的背景下,整個社會對思想文化投入了高度熱情。作為精英階層最大亮點的知識精英和一些有抱負的政治精英,主動擔負起對民眾進行思想啟蒙的責任,主動擔負起探索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責任。他們的努力為改革開放後整個中國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石。雖然由於時間短暫,這批精英階層對社會的影響沒有持續下去,但是其埋下的思想種子仍然隨時在尋找機會萌芽。
第四階段肇始於1992年。隨著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提出,社會各階層迅速將注意力轉移到物質財富的創造上。追求正當的物質利益是一個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一批勇於創新、勇於開拓的經濟精英,一批順應時代潮流、引領市場經濟改革和發展的政治精英,一批為經濟改革鼓與呼、推動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的知識精英。他們的努力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此相伴隨,也有一些政治精英通過權力資本化積累了大量財富;還有一些經濟精英借助濫用的公權力迅速實現了資本的擴張;而受價值虛無的影響和經濟利益的誘惑,一些知識精英也開始陷入失語的狀態。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社會出現了大分化、大變革,精英階層因此全面進入公眾視野,精英階層的困境也開始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