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賬本如何寫
記者觀察到,廣東省各部門發布“三公”經費的時間幾乎同步,帖子點擊數幾十到兩百不等,惟獨省審計廳的過千,但距其發布也已過去了40多天。
民眾似乎對“三公”經費不感興趣。一份針對廣東省“三公”經費公布情況的網絡調查顯示,788個受訪者中,只有1/3“持續關注”“三公”經費公開,超過一半認為賬本“對公開的賬目沒有解釋,有些數據無法理解”、“公布的賬目不夠詳細,看不懂”。
韓志鵬說:“大家都很關注‘三公’經費問題,但一方面政府面臨信任危機,老百姓不相信官樣文章,懶得看;另一方面只有幾個幹巴巴的數字,沒有解釋沒有背景,也看不懂。”究其根源,在於各部門是“被公開,上級部門要求公開,而不是自己要公開”。
那麼該如何書寫“三公”賬本呢?韓志鵬認為,應該更注重“擺事實、講道理”。他表示,“三公”賬本應該更加切實,有背景有數據有解讀有報表,用老百姓盡量看得懂的語言表達。他向記者舉例說明:“比如一筆出國費用,至少要說明什麼任務,多少人,花在什麼地方,完成情況如何。”
韓志鵬也強調說,這次的粗線條現象是廣東各省級部門首次公布“三公”經費,經驗不足在所難免,“但起碼是政務公開的一個好的開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