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國家統計局1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份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這已是新建商品住宅價格連續4個月環比出現下降。自去年2月北京推出樓市調控新措施以來,成交萎縮、市場遇冷便成為主旋律,然而目前房價指標距離普通購買力仍有一定差距,這令政策的持續顯得十分必要。
新華社報道,去年,北京市出台了“國內最嚴”的限購令,並率先提出“穩中有降”的房價控制目標,超額完成保障房開工量,公租房逐步對外來務工人員開放,多次在市場傳言北京將放鬆限購的關鍵時刻第一時間辟謠。
“就力度和決心而言,北京本輪樓市調控措施十分嚴厲,如限購令堪稱國內之最,效果較明顯。”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表示。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目前北京樓市成交慘澹,房價降幅在一線城市中比較明顯。本輪調控中無論是政策走向還是市場走向,北京都是中國樓市最有代表性的風向標之一。
據統計,調控新政策實行一年來,北京市新建商品住房簽約8萬餘套,環比前一個週期的10.8萬套下跌20%。而二手房市場則遭到腰斬,成交量環比下跌了50%左右。土地市場也是量價齊跌。
從房價來看,去年北京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13173元,同比下降11.3%,房價“穩中有降”的目標成功實現。目前通州區域新盤價格在每平方米1.5萬元附近,比房價高峰期回落了近三成,多個樓盤價格甚至回落了40%;大興、房山等區域不少項目房價回落的幅度超過10%。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認為,國際上以房價收入比來衡量房價是否合理,通常為4-6倍,而北京明顯偏高。如果從房價收入比角度看,目前北京的房價仍然脫離了普通老百姓的購買力。
張大偉也認為,雖然北京房價有所下降,但由於幅度有限、貸款利率上漲,購房者並未享受到實惠,這說明當前樓市調整幅度不能滿足購房者需求。
目前北京樓市已陷入僵局,成交低、價格停滯、庫存高、開盤少、土地市場低迷是典型特徵,但市場並不會主動尋求底部。在樓市僵持期,開發商憑藉2009年、2010年儲備的銷售收入,以少拿地緩開盤的開發模式,轉戰三、四線城市,仍然可以在夾縫中生存,甚至逼迫一些地方放鬆調控。
在這種局面下,有專家表示,應堅定執行既有政策,制止一些地方政府試圖放鬆調控的做法,避免傳遞出錯誤的信息。同時持續深入調控樓市,通過房產稅、對投資交易徵收重稅等手段作用於存量市場。
今年初,曾有報道稱北京市將鬆綁樓市限購令,對此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予以否認,並明確表態將繼續深入做好房地產調控各項工作,促進房價合理回歸和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