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觀各類媒體對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這一消息的評論,一些現象頗耐人尋味。首先,最早站出來為此歡呼的,一是地產界人士,二是證券業人士,再次才是金融財政等方面的專業人士和政策問題專家的評論,而作為貨幣微調的主要政策傾斜點的實業界,卻鮮有人出來為此拍拍巴掌……這個現象,其實也正坐實了人們的擔心,那就是每當貨幣政策稍有放鬆,房地產等泡沫便要借機充氣、重新膨脹。
去年11月底,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由於那次下調是此前3年來的第一次向下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因此,去年11月底的下調被人們看成是貨幣政策的“拐點”,內涵著許多宏觀政策的信號。本次下調準備金率之後,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仍維持在17%—20.5%的較高水平之上,而一般認為,12%—15%以下的準備金率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由此推測,存款準備金率還將有較大的調整空間。
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是釋放銀行體系流動性,從而緩解市場資金需求壓力的措施。此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將在整個銀行體系釋放出約4000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從政策層面和市場層面看,這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早有預兆。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表明,中央政府的經濟政策將會隨著市場情況的變化而不斷地進行微調。在6日—10日召開的有關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表示,今年初的經濟狀況值得關注,預調微調從一季度就要開始。
不過,如何理解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在輿論上卻有代表不同利益訴求的解讀。如上述房地產界和證券界人士,幾乎都把貨幣政策的微調理解成是對其“利好”的消息,儘管無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是金融工作會議等各類宏觀經濟政策宣示的場合,所有政策信號都始終明確地傳遞了擠出房地產市場泡沫的決心,以及扶持實體經濟的走向,但還是不斷有人在政策稍有改變之時,不失時機地出來臆想一番,並希冀把自己的臆想混入政策信號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