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經驗能否入法
多年來,雖然《預算法》的修改一直跌跌撞撞,但在地方,預算改革的試驗一直也在進行,在地方預算改革的過程中,許多做法已然突破了現行《預算法》,但這些改革經驗是否能吸納進《預算法》修訂過程中,尚無定論。
在預算公開方面,廣州市財政局的預算公開、河南焦作的財政預算公開、四川省巴州區白廟鄉的賬務公開,都得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而在河北、河南、上海等地預算實驗中的民主懇談會、提升人大代表權力的做法,也是突破。
在上海閔行,在政府編制預算時,不僅區人大財經工委提前介入預算編制,組織預算項目聽證會,對政府預算安排草案進行評審,區政府也會邀請人大代表對一些實事工程和建設項目進行評審和篩選,並將人大代表的一些建議吸納到預算中。而且,10名人大代表就可以提出預算修正案。不過,閔行的人大代表尚未將這一權力付諸實施。
在浙江省溫嶺市新河鎮,自2006年開始,5名以上人大代表聯名就可以提出預算修正案,修正案若獲得全體代表半數以上支持,則通過成為預算的一部分,新河人大代表在2006年、2007年人代會上,共提交了24份“預算修正議案”,其中有3份“預算修正議案”獲得通過。
據蔣洪介紹,陝西、雲南、廣西等地已將經濟分類的部門預算支出情況進行了公開,“但是這種試點並非普遍現象。”蔣洪說。
而湖北、山西、雲南、海南、廣東、河北等省份,通過地方立法,明確了人大具有預算修正權。近些年,廣東省人大代表經常將這一權力付諸實施。
“受制於財事權分配的限制,目前地方的試驗都面臨著上位約束的問題,預算改革必須是自上而下,做好頂層設計。”蔣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