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十二五”時期東北地區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40%,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12640萬噸,城鎮新增就業750萬人,新建保障性住房310萬套,全面完成棚戶區改造。
人民日報報道,更加注重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強化節能減排和污染治理,擴大東北地區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範圍,大力推進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
積極發展對東北振興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到“十二五”末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以上。
國務院近日正式批覆了《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簡稱《規劃》)。《規劃》提出了“十二五”時期東北地區經濟、社會、民生、生態等六方面的振興目標:城鎮化率將達到60%,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40%,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12640萬噸,森林覆蓋率達3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高於經濟增長速度,城鎮新增就業75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下,新建保障性住房310萬套,全面完成棚戶區改造,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5%。
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建設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
《規劃》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時期東北振興的重點任務。一是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首要目標,鞏固發展現代農業。二是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優化提升傳統工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服務業,積極發展海洋經濟。三是優化區域發展空間布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四是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接續替代產業。五是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形成比較完備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多元清潔的能源體系。六是加強森林、草原、濕地和江河流域等重點生態區保護與治理,強化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七是採取多種措施增加就業崗位,加快包括棚戶區改造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八是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建設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