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穆兄會的一些成員曾經捲入過恐怖暴力行動,也由於它的強大組織力量,穆巴拉克政府對它的活動屢加限制,而且對它的形象進行了恐怖化宣染。
為了防止穆巴拉克利用穆兄會作借口來鎮壓,穆兄會在激情澎湃的解放廣場抗議活動中極為冷靜低調,它讓成員們以個人身份去參與活動,不打出穆兄會的牌子,而且還進行了很好的組織分工,譬如派會員分批去遊行,既能保持廣場上的示威人數,又能避免自己的成員疲勞過度。負責人還讓會員不要帶《古蘭經》而帶埃及護照去遊行,以便顯示更大的包容性。
穆兄會的民生關注和組織能力使它在選舉中大獲全勝,它領導的政黨成為議會中的第一大黨。
巴勒斯坦症結
造成埃及人對現實失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巴以問題。埃及是和以色列簽訂和平條約的第一個阿拉伯國家,雖然以色列退還了被占領的埃及領土,卻百般刁難與和約相關的另一項協議。
埃以和約是在美國斡旋下達成的戴維營協議的直接產物,戴維營協議包含兩部分:“埃以和約”與“中東和平”。根據戴維營協議,埃以和約批准生效後一個月,就要進行磋商,以便在巴勒斯坦舉行選舉,產生巴勒斯坦的自治政府。但是,埃以和約在1979年簽署之後,不僅“一個月後磋商選舉自治政府”沒有發生,以色列還大肆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定居點。這種建立定居點的行為是完全違反國際法的,根據日內瓦第四公約,占領國當局不可以把自己的國民移居到被占領的土地上。美國是日內瓦第四公約的簽署國,但它卻允許了以色列這樣的行為。
埃及和巴勒斯坦唇齒相依,埃及人能從近距離感受到猶太定居點給巴勒斯坦人造成的種種傷害,譬如定居點占據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水資源,猶太人使用了75%以上的水;在夏天供水緊張時,以色列控制的自來水公司經常切斷對巴勒斯坦居民的供水,定居點裡的猶太人可以用自來水澆草坪、灌泳池,而周圍的巴勒斯坦人卻連飲用水都沒有。
以色列為自己的非法行為辯護時,常強調巴勒斯坦人不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西方媒體也認同這種說辭,但許多埃及人卻看到了這種說辭掩蓋的一個關鍵問題:難民回歸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