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可減少權力尋租
根據2011年12月國務院保障性安居工程領導協調小組與地方政府簽訂的《2012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責任書》,2012年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總量確定在700萬套左右,計劃竣工400萬套。
不過,保障房增加的同時也伴隨著隱憂,其公平分配問題和建設質量一直是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 點。據媒體報道,“富人”住經適房、保障房質量低劣等現象層出不窮。
公租房的重點發展對保障房的公平分配將產生何種意義?郭毅認為,完全租賃形式的保障房將會減少權力尋租。由於公租房採取政府補貼的形式,政府將根據個人收入進行住房補貼,其中不涉及產權轉移,這將減少為爭取產權而滋生的權力尋租,從而接近公平。
在保障公平分配的同時,又該如何提高包括公租房在內的保障房質量?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需要從解決保障房融資問題、完善制度設計等方面入手。據悉,政府已開始吸引民間資本進入保障房建設領域,北京等地也採取了商品房中嵌套保障房的搭配建設方式。
針對民間資本進入保障性住房領域的問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曾表示,“政府鼓勵這種多元化渠道的嘗試。”
據悉,自2011年開始,陝西、河北等地已開始探索民間資本進入保障性住房領域,2011年,河北省曾與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由萬科代建河北省多個城市的保障性住房,然後按照協議由政府回購。
不過,多家與地方政府合作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社會資本介入保障性住房開發建設沒有統一的規定和相對統一、規範的操作模式”,因此企業多抱遲疑態度。
郭毅分析指出,公租房建設首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經長期才能取得回報,這對經營者的資金鏈要求較高。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民間資本投資公租房等基本不可能,因為畢竟開發商不是慈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