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回歸公益底色 景區才能走出高價怪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7 02:36:49  


  在景區爭先恐後跑步進入“百元時代”的當下,我們除了看到風景區額頭上的“利益”字眼外,公眾所期待的公益底色,已經在有意無意之間被淡化了。這是公眾的無奈,但在一定程度上未嘗不是風景區竭澤而漁,甚至是自絕於公眾的“自殺行為”。試想,一個只顧眼前利益的景區,能讓公眾毫無怨言地“朝拜”嗎?

  客觀地說,公眾並不反對景區賺取一定的利潤,畢竟景區需要維護,否則就有可能掉入“公地悲劇”之中。但是,利潤的獲得是有限度的,任何景區把利潤的獲得最大化當做最終目的,而非把公益性當作最大支柱時,就意味著景區作為“人類共有遺產”的身份混淆,乃至意味著公眾用腳投票時代的到來——高票價使景區營業收入增多,但遊客卻將越來越少。

  我國各種小長假、黃金周促使公眾集體出游,讓旅遊成了真正的“賣方市場”,面對人潮汹湧的遊客,任是比柳下惠還淡定的景區,恐怕都忍不住想漲漲價,多掙些白花花的銀子。但是,一般公眾對“玩不起的風景”的詬病,也是有道理的。俗話說,“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在我國,高昂的價格使消費者望而生畏,打擊了公眾的旅遊積極性,損害了公眾權益,降低了社會福利。與此相對照的是,不少發達國家的景區門票共性是價格低廉。如比利時的博物館和名勝古跡的票價只占到普通人月工資的0.33%,法國為0.4%,意大利、日本小於1%。又如埃及的金字塔,對本國人只收相當於人民幣1.3元的門票。數字是枯燥的,但附著其身的說服力,公眾能不明白嗎?

  圈錢邏輯壓倒公益底色的“百元時代”足以表明,我國一些景區一味地追逐利益,已經使他們忘記了景區作為旅遊資源是准公共產品,所有公民都應是旅遊資源的權利主體,都有權享受旅遊資源帶來的福利。統計表明,我國門票的平均水平占人均GDP的比例接近1%,是其他國家的10倍以上。可以說,“百元時代”的背後是一種侵蝕社會福利的扭曲激勵機制。如果不解決這種單一追逐經濟利益和侵犯公眾利益的做法,不但遮蔽了全體人民對風景資源的共享資格,而且導致風景資源的公益性質被異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