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的計劃順利推進,並獲得歐洲、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支持,那麼競爭中性對中國國有企業造成的挑戰將是前所未有的,從現實情況下,其他國家也樂於將競爭中性政策進一步推廣。競爭中性將會對中國國有企業出口、海外投資、工程承包等國際化經營活動造成嚴重阻礙,如果說美國在使用安全審查時是孤立的、在耍政治牌,那麼競爭中性則更容易喚起共鳴,也更名正言順。
三是以貿易轉移降低中國的淨出口。在重返亞太之前,美國從來沒有對亞太區域的貿易協定表現出如此大的興趣,尤其是具有“定向排他”特點的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PP),更是讓美國愛不釋手。而中國周邊國家出於對中國的擔心,或是對美國需求的期待,或是外交考慮,也願意克服困難和美國簽訂貿易協議。眾所周知,貿易協定的重要效果之一就是貿易轉移,這些貿易協定不會損失美國利益,但可以讓美國的盟友獲利,讓中國受損。
文章稱,對於美國的戰略性出牌,中國要戰略性應對。
對於中國而言,應對美國的牽制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時,外部環境的變化也使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體制改革更為迫切:
一是以國內市場擴容應對美國製造。中國並不缺刺激國內消費需要的藥方,只是缺乏具體的措施和執行力。通過增加國內消費,既可以彌補出口下降產生的就業缺口,也可為企業自主創新創造更好的條件。
二是以國企改革應對競爭中性。競爭中性所帶來的挑戰不容忽視、無法回避,國有企業進一步改革和國內政策的調整勢在必行。可以參照經合組織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指南對國有企業公司治理進行改革,增加透明度,並將與國有企業相關的政策調整成“普惠式”的政策,採取更為公平和市場化的執行方法。
三是以綜合措施應對貿易轉移。首先是要採取跟進策略。儘管存在現實的難度,但中國應當積極跟進美國在貿易協定上的步伐。一些美國主導的比較關鍵的協定(如TPP),中國要克服困難、力爭參加,在中國尚不具備參加的條件時,要盡量拖延協定。其次是要採取模仿策略。中國可以和其他國家簽訂更多的貿易協定,以中國國內市場的吸引力,這應該不難實現。最後是要開拓新的出口市場。要利用金磚國家合作平台擴大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貿易,並在發展中國家開拓新的市場需要。這一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從外交、融資、保險等各個方面提供便利、做好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