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批評馬英九最普遍的字眼是“無能”,其實“無能”有兩種意涵,一是民進黨眼中的無能,例如八八水災處理不好、失業率無法降低等;另一種是國民黨眼中的無能,陳水扁違法不敢大膽處理、蘇嘉全農舍違建不處置等。同樣的無能,卻有著不同的意涵,民進黨貶抑他,國民黨則恨鐵不成鋼。不管什麼意涵,社會意見領袖全罵他“無能”,久而久之,社會大眾就認知他是個無能的“總統”。
社評說,從這裡可以看出,身為“國家”領導人,是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批評是不可避免的,就像王建煊說的,“課稅也罵、不課稅也罵”,油電漲價被罵霸道,“其實,換個字眼叫做魄力”,可見,面對批評可以有不同的解讀,不必憂讒畏譏、“父子騎驢”。
台灣社會有兩個特質,一是開放自由,每個人都有完整的言論自由,媒體在法律上擁有充分的新聞自由,在行政管理權上,也無需擔心他學陳水扁關新聞台殺雞儆猴。第二,台灣是一個分裂社會,作一個台灣“總統”,在推動公共政策時,將面對3方面的反對:不同政治立場不同公共政策主張的人、不同政治立場相同公共政策主張與相同政治立場不同公共政策主張。批評當權者又顯得具有道德高度,而支持的聲音相對就顯得微弱了。因此,馬提出的重大公共政策議題,面臨排山倒海的批評,是很正常的。
社評說,這次大選,選票已經清晰表達了民眾的心聲,在蔡英文集結“社會左翼”勢力與民進黨傳統“台灣主權”力量的強大攻勢下,選民的選擇是兩岸關係的穩定與社會正義的實現。馬英九當選後提出的四大改革與“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的兩岸關係定位,符合“國家”的長遠利益。
馬英九需要在意的不是罵他的話,而是要想清楚3件事:一是如何面對“國家”競爭力的下降、複雜多變的惡劣國際經濟情勢,與前景不明的大陸經濟轉型和政改進程,二是如何跳脫短期民調起伏的牽絆,真正掌握民意趨向,與民意良好互動。三是如何領導執政團隊創造最大效能。
社評說,請馬休幾天假,沉澱下來,好好思考這些問題,再重新出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