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黨代會報告中強調,堅持社會主義市場化方向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公平和效率的關係,在您看來,政府、市場與社會三者應該分別是怎麼一個定位和分工?
汪玉凱:處理好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關係抓住了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點。政府、市場與社會三者是互補的,政府主要是解決公共領域的問題,市場解決效率問題,社會提供個性化服務。三者中政府是主導。從當前廣東和全國的實踐來看,解決政府、市場與社會的關係要解決好三個問題:一是政府要適當收縮權力。政府不能過於強勢;二是要最大限度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能力;三是鼓勵媒介組織和社會組織的發展,政府把許多服務性功能轉移給社會。
廣東這次省黨代會還特別提到公平和效率問題,這是改革走到今天的必然選擇。過去三十年,可以稱之為第一次改革,我們更多強調效率,強調國富,兼顧公平;第二次改革從現在開始,更多關注公平,強調把蛋糕做大的同時還要分好蛋糕。從國富優先轉向民富優先。
記者:報告中把建設幸福廣東作為一個重要內容,您如何評價?
汪玉凱:幸福廣東提出得比較早,現在已不僅僅停留在概念上,已經有很深刻的社會經濟內涵,報告中提出了多方面的角度來構建幸福廣東,包括精神、物質、政治、文化等多個方面,提出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權、表達權,從民主選舉、民主監督、文化建設等不同層面對幸福廣東內涵做了全面的詮釋,把幸福廣東建設和廣東下一步的改革開放緊密結合為一體。
改革要敢碰“硬骨頭”
進一步改革已是共識,改革要從政府自身做起,要敢於觸碰利益集團,在採訪過程中,專家一再強調了這一點。
確實,改革必然要打破現在的利益格局,從而觸動某些既得利益集團,所遇阻力也就可想而知。以廣東為例,30年前,廣東自上而下,求變求新的意志強烈,上下同心,改革開放勢如破竹;30年後,再提改革,有些人卻沒有了以前的昂揚鬥志,燃燒歲月的激情越來越淡漠。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廣東高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大旗,也自然而然地被很多專家認為,是對當前改革形勢的一個回答,更是對今後中國改革走向的有益探索。
所以,30年前改革看廣東,30年後的改革,人們把關注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廣東。無論是經濟領域的向市場放權,還是社會領域的向社會組織放權,核心都是“革自己的命”。也只有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氣,廣東才能再次承擔起“改革先行者”和“排頭兵”的歷史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