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漣漪效應 工資更高
立法會昨日就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檢討舉行公聽會,約40個團體出席及提交建議書。商界表示最低工資漣漪效應超過預期,進一步推高工資水平;勞方代表認為最低工資成功吸引更多人就業,補充勞動人口短缺,認為隨着通脹,應調高最低工資水平至逾30元。
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引述飲食業聯合總會調查指出,受訪公司表示,因應最低工資生效,需將不同職級的員工薪酬上調,以維持薪酬區別,涉及加薪僱員平均佔五成。除了本身時薪中位數25.5元的洗碗工加至30元,原分別時薪29元及30元的侍應生及入職廚師,時薪亦相應調整至32.9元及34.5元,加幅約15%。
張宇人稱,飲食業工作帶厭惡性,在各工種時薪相同之下,飲食業員工會流向其他工種,故必須以高於最低工資水平聘人,“若最低工資要31元,我們至少要再推到32至35元”。
勞處研漣漪效應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副主席林振昇指出,最低工資不但未有如去年評估般推高失業率,反而多了人報讀再培訓課程,勞動人口亦節節上升,反映最低工資能吸引基層重投就業市場,並促按通脹調高最低工資至35元。有團體不滿商界代表把加價責任全推在最低工資上。
另外,勞工處助理處長李寶儀表示,去年政府未有反映漣漪效應情况的數據,但今年已聘請顧問,研究飲食和零售兩個工種分層較多的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