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四:數據為何與公眾感受“脫節”?
【回應】選用世衛組織第一階段標準,標準偏低,監測點位設置還不夠密
“今天的空氣質量報告的是二級,可是天灰蒙蒙的,這樣的數據我不信。”有人這麼說。為什麼數據與公眾感受不同?數據是不是被美化了?
據了解,目前,國控站點數據實時上傳到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及環境保護部,監管部門可以做到隨時監控,另外,監管部門設置防火墻防止數據被篡改,美化數據幾乎不可能。
賀克斌表示,數據與百姓感受有差別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新的環境質量評價標準雖已發布,但尚未以此評價,而且由於我們選用的是世衛組織第一階段標準,要想與感官感受完全一致,尚有距離;二是雖然目前已經能夠監測到污染物的小時平均濃度值甚至分鐘濃度值,但由於監測點還不夠密集,所以難以做到數據與“身邊”接近。
對此,環境保護部監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監測體系的建立是一個逐步開展的過程,首先是了解城市建成區等人口密集地區的空氣質量狀況,因此目前監測點以空氣質量評價點為主。未來可增加對交通主幹道、污染源周圍的污染監控點位。
“今後,會逐步完善地方監測網的功能,這將成為數據日益貼近公眾感受的最有效手段。”監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投資20多億元用於監測體系建設,根據目前的要求,整個監測網包括國家、省、地市三級,而且下級網絡必須包括上一級的網絡站點。目前,各地正在積極增加站點布設。未來幾年內,國家將進一步加強對城市微尺度空氣質量的監測,為公眾提供更為詳盡的空氣質量信息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