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對歐債危機,歐洲須要強化對自我的認同 |
中評社香港6月9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歐債危機步入了自己的第二個年頭,而歐洲也終於到達了這個困擾他們已久的問題的節點:一種普遍的歐洲認同,可曾存在過?
就此,美國基督教箴言報刊發社論指出,在6月28日至29日舉行的歐盟峰會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將開始變得明晰。屆時歐洲的領導人們將身揣各色提案與會,以期通過建立一個有約束力的政治聯盟來阻止歐元的崩潰,同時也阻止這種崩潰殃及世界經濟。
歐元危機的爆發,源於有太多的歐洲國家像希臘一般,身處由歐元這個統一貨幣所織出的保護傘之下,卻維持著自己老舊的民族主義脈動。他們揮霍掉了太多的金錢,又從其他的歐盟國家借來了太多的金錢,但與此同時對於新的歐洲財政紀律,他們卻沒有投入足夠的關注。
與其說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現實中更為經常的情況則是只剩下了“人人為我”。
金融市場的運作終於因血色的墨跡戛然而止,並且市場堅持認為歐元17國應該建立一個與他們的經濟聯盟一般強大的政治聯盟。德國總理默克爾對這種觀點表示了認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她的表態也為拯救歐洲朝不保夕的銀行的行動實現了正名。但是,推行這一想法則意味著各國將需要放棄很大一部分的主權,例如失去對醫療以及教育開支的控制。
發明了民族國家的歐洲,當前以建立“歐羅巴合眾國”為名,卻要直面民族國家的消散。直到目前為之,歐洲的統一趨勢大多是基於一種負面的認同,在1945年,歐洲因不願重蹈法西斯的覆轍而走到了一起;到了冷戰時代,歐洲又因不想被蘇聯同化而聚首;直至現在,歐洲長期以來的努力則是與美國拉開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