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據《第一財經日報》綜合報道,“現在最大的策略,就是不持有。”當記者問及目前銀行對歐洲的債券持有情況時,某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人士如是稱。
“減持!避險!不碰!”在採訪中,無論是歐洲的國債還是機構債券,這三個詞語是不少金融機構提的最多的。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的金融機構都在不斷減持歐洲高風險債券,這一點可以從中資銀行(主要集中在工、農、中、建四大行)近年來對歐債的減持情況可以看出。
目前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在歐債投資方面的策略,據了解,仍然以減持或者“按兵不動”為主要趨勢。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分析認為,風險低的投資品種其收益可能會低,高風險則對應高收益,各個銀行風險偏好和風險的側重點不同,在外幣債券的投資策略上會有不同。他認為,面對希臘退出歐元區風險凸顯的時候,中資的金融機構在外幣債券投資方面,還應該緊密關注可能存在的一些間接風險。
回避“歐豬五國”債券
上述某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人士表示,該行一直以來都沒有配置歐債作為投資。希臘退出歐元區或者不退出歐元區,歐債危機都難以在短時間內消除,因此可能在長時間內,該行也不會考慮持有歐債。相反,隨著美國經濟各方面的有所好轉,美債可能是未來考慮投資的方向。
“歐債危機並不是現在才爆發,中資銀行也一直都在減持歐洲的一些高風險債券,現在我們已經沒有持有希臘等國家的債券。目前對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討論,可能會增加持有歐債的金融機構對風險的敏感度,減持歐債可能是趨勢。”一家國有大行戰略發展部人士對記者如是表示。
“加強市場風險管控,全部減持歐洲五國高風險債券。”在2011年度業績報告中,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在致辭裡面如是稱。這裡所指的歐洲五國是希臘、葡萄牙、愛爾蘭、意大利和西班牙,俗稱“歐豬五國”。
根據中行相關年報,截至2009年末,該行持有歐洲五國政府以及各類機構的債券規模為70.2億元人民幣。其中持有意大利政府發行的債券23.6億元和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20.64億元,合計44.24億元,是當時該行持有歐洲五國債券的最大規模。
|